在剧团里,一说是跑龙套的,自己就觉得比别人矮半截。
我住在北京京剧院的大院里,常常看到这些人每天游手好闲,不是集体彩排,很少看他们练功,没事就喝茶聊天、下下棋,有演出拿把刀枪,往那一站,翻二个跟头,跑二圈圆场,就算齐活。工资拿着,演出补贴拿着,活的还廷自在,看不到这些人有所作为,每天就是混日子过。
话说回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北京京剧院,好几个演出团体,几十年就是那几出老掉牙的古装戏,来回来去的演,市场经济的今天,它又那去找上座率,它又怎么好提票房收入。
话再说回来了,几百人的京剧院,又有几个能称上艺术家,又有几个“碗”字号的演员,又有几个让群众喜爱的演员。
有京剧是国粹的大旗扛着,有国家的补贴(纳税人出钱养着),领导混、编剧混,主要演员混,那有不让群众演员混日子的道理。我都要为跑龙套的鸣不平!
北京京剧院几百号人,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养活自己,市场经济的今天,真是说不过去了!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开拓创新,没好领导,没好本子,没好演员,没有好的市场,就没有人气!这个剧院也好不了!
每当周末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梦想中国等节目,几个拌舞的群众演员,给我印象及深。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年轻人,在我们眼里他们都有自身的价值,没有人把他们当成跑龙套的,他们是一群有朝气,很有作为的群众演员。
再看北京歌剧舞剧院,用人机制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全体演职人员的积极性,这里没有庸才,每个人都有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再加上市场化的营销方式,这里有的是人气,北京歌剧舞剧院只会越办越好。这也是老百姓期盼的。
几时,北京京剧院跑龙套的演员,也知道自己能有所作为,我们就看到了北京京剧院的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