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银行站队互联网巨头形式大于内容

(2017-06-30 08:44:17)
标签:

杂谈

 风起云涌的新经济新金融带来整个世界的大变革,使得许多传统的东西一夜之间迷失方向,找不着北了。

       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共享经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个性化定制、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AR、VR、MR等工业4.0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新金融业态下,传统的旧业态无一不被颠覆。

        在新经济新金融新技术大潮下,知识更新速度几乎是按月计算的。冷不丁就突然出现一个新业态新东西,让人几乎是手足无措。在这里本君最为担心的是,大学里的文科经济教育或已经远远落后,或者在校园里所学东西已经过时,反而束缚住创新思想,白白浪费几年时光。从中主要是说新经济新技术新金融几乎在改变社会一切领域,在彻底革传统经济金融的命。

       就金融行业来说,第一个受到冲击的或是传统银行。从2013年余额宝诞生起,即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传统金融银行就已经开始彻底被动或走下坡路了。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呢?本君是在中国最早提出传统银行应该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传统银行阵地是在互联网线下,客户都在物理性网点。而互联网金融的阵地主要是在线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线上,客户主要在移动互联网网上。而全球全社会经济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往互联网上转移。也决定了传统银行金融地盘越来越小了。而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地盘,比如BATD等。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比传统金融高效,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强。关键在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数据,而互联网金融信用的挖掘主要依靠这些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传统银行是没有的。

       因此,传统银行要想发展互联网新金融,实现转型,必须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

      本君在2013年就提出传统银行应尽快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的观点,由于人微言轻,没有人理睬。结果就是这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越来越好,传统银行越来越差,对其冲击越来越大。

       并且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银行针锋相对,矛盾越来越大的情况。传统银行竭力扼杀互联网金融,试图遏制其对自己的威胁。但适得其反,新金融不仅没有被扼杀住,反而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壮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变色龙一样遏制不住就笑脸相迎、开始合作。

       建行和蚂蚁金服展开合作,工行宣布与京东合作,农行宣布牵手百度金融,华夏银行将与腾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信还会有银行继续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的消息传出。银行大佬们纷纷开始站队互联网巨擎,互金一家亲的局面正在悄然浮现。

      由对头冤家到亲家合作伙伴,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关系演变可以编成电视剧了。

        大型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联姻,今后这段姻缘会怎样呢?作为一个在传统银行工作37年,又最早研究互联网金融包括科技金融的人士,本君不看好。

         传统银行的国有独资或控股机制,与民营企业的大型互联网巨头,在体制上的碰撞与矛盾基本是不可调和的。这是制约因素之一。

        第二是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业务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同样无法调和,比如移动支付市场,目前微信与支付宝占比93%,其他所有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占比仅为7%,而这块金融业务越来越重要,又是所有新业务的平台入口与数据积累。这就决定了,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合作是不可能的,而只有竞争。

       再次,从商业银行获取数据看,与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根本获取不了对挖掘客户信用状况有用全面的数据。当然,从金融需要的数据看,阿里巴巴或最具优势。对征信来说,既需要百度的搜索数据,又需要腾讯的社交数据,更需要阿里的电商交易数据。这才具有全面的征信数据,这才是大数据。商业银行只与一家合作或效果大大折扣。

        因此,这种传统银行站队互联网巨头的做法基本是对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的无知。当然,也就决定了合作效果不会好。

        传统银行纷纷站队互联网巨头或是赶时髦,盲目冲风口,图个形式上轰轰烈烈,起到一个宣传与轰动效果而已。总之,是形式大于内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