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为微信订阅号主的笔者,一直苦恼于一篇感觉非常不错的文章,阅读量只有几千甚至几百。同时,非常羡慕在经济金融与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甚至还低于本人的一些经济金融作者的一篇文章阅读量在几万甚至达到10万 。一些人安慰说,你的文章专业性强,属于小众,阅读量低可以理解。
一个“共识”是,微博阅读量、粉丝数量注水较大,而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与阅读量都比较真实。这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公关公司青睐于微信朋友圈与公众号做推广的原因。
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用在隐蔽的微信阅读量刷单造假上似乎很贴切。9月28日晚,微信系统升级让不少大V公众号的真实浏览量曝光。一些平常阅读量上十万的大V公众号,9月28日晚的阅读量直线下降,跌至几千到上万不等。因为流量不及平时,一些大V号甚至删除了已推送的文章。潮水退去,裸泳者现形,虚假数据露馅,原形毕露了。
最令人震惊与不解的是,让客户笃信的微信公众号竟然如此赤裸裸造假欺骗。特别是那些在一篇文章上付出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广告费的主,寻死的心都有了。
据说,公众平台刷单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条。在淘宝平台上,输入“微信刷阅读”关键字,出现相关信息的商家和产品多达19页。刷阅读量价格从几十到上百不等,一些店面甚至推出优惠套餐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除了阅读量,粉丝数量也可以进行刷单。微博暴露有专门刷单的公司并有刷单机房。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了。
为什么微信公众号乃至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刷单会成为一个产业呢?巨大利益驱使下才形成一条围绕“10万 ”的灰色产业链。大致是这样一个逻辑路径:企业或公关公司广告有诉求—主要看中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大号们开始做高文章阅读量吸引广告客户—刷单者就应运而生并慢慢成为一个产业。其中利益链条是,如果刷一篇10万 的文章,依靠机器为5000元,人力则为25800元。那么,10万 文章的大V广告收入从5万到10万以上不等。赚取收入不菲。当然,最终的冤大头是掏腰包付广告费的客户。
无利不起早。利益驱动是微信公众号主、刷单者共同造假刷高文章阅读数的动力。最可怕的是竟然形成一个产业链条,上面系着的是追求利益、失去道德法律底线的造假者。这不仅伤害的是广告客户的利益,而且伤害的是网络社交媒体的声誉与良性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发展。甚至伤害到新经济产业,最终伤害到整个宏观经济与社会诚信体系。
本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经济产业,诚实守信,不作假不欺瞒的做下去,有利于各方利益,促进网络社交媒体良性循环与发展。反过来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又对企业传播需求以最好满足,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动力。结果这种良性循环变为恶行发展,最终毁了网络社交媒体产业链上的各方。
绝不能让这种虚假刷单等行为继续猖獗与蔓延下去。必须从技术、行业自律、自我觉醒与约束等全方位管控。微信平台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系统升级管控,“升级”频次应该提高或随机不定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有技术力量还不行,还要依靠行业自律。比如:微信微博都可成立诚信自律组织。对于刷单被发现的大V应该指名道姓予以曝光。特别是腾讯每次升级后被暴露的刷单行为,都应该把大号名称公布出来并披露真实阅读与刷单阅读数据对比。
一些大号大V特别是名人群体,面子声誉都非常重视。只要采取公开曝光等做法,相信刷单现象会收敛,这个灰色产业链条就会无法生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