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企业囤积万亿美元现金想干啥

(2016-08-05 21:51:57)
标签:

杂谈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不包含银行和券商在内,中国公司持有的现金达到1.2万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欧洲和日本(8月3日 新浪财经)。

中国公司公布的上个季度现金持有量大增18%,创出6年来最大增幅。同时,我们注意到上半年M2与M1出现严重剪刀差,同比分别增长11.8%和24.6%。包含M1的M2增速竟然比M1低12.8个百分点。M1余额44.36万亿元,其中现金6万亿元,支票账户38万亿元。也就是说高达38万亿元的活期存款趴在企业活期账户上睡大觉。因此,彭博统计的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创六年最大增幅或不虚。第二季度中国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环比增长18%,远高于日本的约13%、美国的5%以及欧洲的1%。

当然,一个总量数据难以反映出结构性矛盾与问题。即:在持有现金以及流动性上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一些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新经济行业的消费和科技领域的企业钱多为患;另一边是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企业手头资金奇缺,近期不断爆出债券违约事件,这些企业对现金如饥似渴。同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没有很好解决。

企业特别是新经济领域的民营企业手握现金不投资或不敢投资折射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投资市场风险的担忧。这种惜投现象从民间投资持续大幅度下滑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去年中国的民营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10%,今年上半年放缓至历史最低水平2.8%。

在经济放缓下对目前债务率如此之高的企业行业项目进行再投资再融资,风险之高可想而知。一诞生下来就在高风险市场中打拼的民营企业最能感觉到高风险的威胁,此时宁愿手握现金也不愿意贸然投资。

更加需要警惕的是,在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出台4万亿元刺激投资计划,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带动民营资本、金融资本投资10几万亿元。而这次政府加大行动力度,投资规模超过金融危机时期。截至6月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3%;货币信贷投放到流动性极度泛滥的地步,比2008年力度大得多。政府意图是通过国有企业投资以及货币信贷投放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然而,民营部门没有响应,民间投资仍然信心不足、不敢出手。

惜贷惜投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不利经济现象,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初的美国极度相似。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与高度重视。货币政策失效情况下,财政政策措施应该冲锋陷阵、当仁不让、挑起大梁。更加重要的是,经济持续放缓,民资投资断崖式下跌,倒逼必须从深层次上改革,必须抱着壮士断腕、釜底抽薪的改革决心与措施。

政府自身革命要进行到底,把市场的权力全部还给市场,真正使得民间资本宽心、安心、放心、没有后顾之忧的大胆投资。这是最为关键的。其次,要收缩国企战线,给民企民间资本腾出市场,防止出现对民资的挤出效应。

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不能让巨额现金在企业账户上睡大觉。在没有新投资项目情况下,出路在于提高股东利益,增加股民回报。如果不包含银行业,中国企业未来12个月的平均预期股息收益率仅为1.6%,而MSCI亚太指数成份股中非银行类公司的该比例约为2.7%。首先提高股息收益率水平。

其次,如果经营稳健的中国企业不能找到有潜力的投资项目,那么就应当把现金返还给股票投资人,而不是让其躺在账上睡大觉,浪费股东财富。

再次,对于股票长期低迷的,建议公司利用手握的巨额现金回购该公司的股票。这是美国上市公司的通常做法。

通过这些临时性举措,提高投资者对中国A股的吸引力。也不失为将中国企业囤积现金利用起来的好措施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