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慧眼财经# 美开年至今无一科技股上市的大启示
余丰慧
创历史最差开年的不只是美国三大股指的表现,开年至今没有一家科技股IPO也是美股近期历史上所罕见(2月18日 华尔街见闻网)。
不仅如此,据Renaissance Capital,今年1月美国出现了2011年9月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公司进行IPO的情况。而据数据公司Dealogic,今年迄今美国交易所的IPO规模仅4.3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6亿美元下降超过90%。什么原因?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谁在作梗?无形之手在挥舞。
完全市场化IPO机制下,是否IPO,何时IPO,IPO规模大小,发行价高与低等问题,都必须由市场来解答,最终由公司企业看市场脸色做出决定。这就必将出现,在宏观经济环境向好,股市牛逼哄哄时,IPO企业多而踊跃。因为在这个时候投资者风险偏好受追捧,市场流动性充足,出现求大于供现象,公司企业首次发行股票卖个好价钱的概率较大。在股市牛、投资者热情高阶段,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必然多。这不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提醒和干预包括政府监管部门。这完全是在市场使然下企业公司的自动自发。
相反,在宏观经济不好阶段,在股市熊样持续,严重低迷情况下,IPO企业就会自动减少。因为,这时风险投资偏好遭受重创,流动性都涌向黄金、国债以及保守型理财产品投资上。股市投资者撤离,投资热情下降,指数下跌。这个时候IPO把股票卖给谁呢?这同样没有机构和个人干预包括监管部门的指令。完全是市场机制迫使企业不敢贸然上市发行。这是对市场经济机制的敬畏与尊重。
当然,也有冒市场机制之大不韪,公然违背市场规律,与市场对着干而上市的。但最终代价都是惨重的,无情的市场给其以沉重打击。美股股市里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去年11月,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科技初创公司之一的移动支付公司Square顶着市场已经开始颓势显现局面硬行上市,最终将IPO价格确定在每股9美元,公司估值仅29亿美元,较前一轮融资的估值还低了数十亿美元。后来该股还一度破发。当时,BusinessInsider报道就指出,它可能意味着科技股IPO市场可能步入长期的下行阶段,因为2015年成功的科技股IPO并不多。这就是违背市场机制的代价。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股市低迷阶段,不仅发行上市的寥寥无几,而且退市者不断出现。从美国市场传来,中概股聚美优品已经提起私有化要约,启动退市进程。
开年至今美国股市没有一家科技股上市对正在进行资本市场改革的中国启发最大。在全球股市包括中国A股已经进入技术性熊市,一直跌跌不休时,美国监管部门没有任何指令甚至暗示,美国企业却自动自发不见IPO踪影了。这对股市本身来说,IPO减少或者自动自发停止,减少了市场供给,对股市非常有利,从减少股票供给上来平抑股市下跌。
而中国却在股市如此低迷下,继续我行我素批准IPO发行上市。这必将促使市场继续下跌,股市进一步低迷。
这就是市场经济与指令经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IPO注册制与审批制的根本性区别。还是市场机制靠得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启发中国一定要加快IPO注册制改革进程,越快越好,上半年推出最好。
从美国开年至今无一家科技股上市启发中国,要扭转一个最大的错误认识,就是IPO实施市场化注册制后在股市低迷时企业蜂拥继续上市对股市的严重冲击。事实恰恰相反,市场化IPO制度后,经济颓废,股市低迷时,IPO企业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而不像审批制那样继续发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