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林投资时钟为何失效?

(2015-12-11 15:57:07)
标签:

杂谈

自从各国实施量化宽松以来,资产波动与经济周期出现脱钩,美林投资时钟资产轮动模型失效的言论频出。这是真的吗?信达证券最新的研报探讨了这一问题。

首先,什么是美林投资时钟资产轮动模型?信达证券报告总结道:

时钟

1、衰退阶段(经济下行,通胀下行) 通胀压力下降,货币政策趋松,债券表现最突出,随着经济即将见底的预期逐步形成,股票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就整体表现而言,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2、复苏阶段(经济上行,通胀下行) 此阶段由于股票对经济的弹性更大,其相对债券和现金具备明显超额收益,即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3、过热阶段(经济上行,通胀上行) 在此阶段,通胀上升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可能出台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债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价值相对较强,而商品则将明显走牛。总的来说,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4、滞胀阶段(经济下行,通胀上行) 现金收益率提高,持有现金最明智,经济下行对企业盈利的冲击 将对股票构成负面影响,债券相对股票的收益率提高,即现金>债券> 大宗商品/股票。

历史上,美林投资时钟资产轮动模型有效吗?

美林时钟在美国

(美国美林时钟资产配置累计收益率比)

从美国、日本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及中国2002年以来大类资产的实际数据表现来看,美林投资时钟在美国表现较好,年化按照美林投资时钟进行资产轮动的投资组合显著超越了单一资产的收益;

在日本

美林投资时钟进行资产轮动的投资组合在日本和中国表现较差,很多时候表现并不占优,但从长期而言还是取得了高于单一资产的收益。

在中国

不过,尽管资产轮动长周期有效,“股债双牛”并不是2008年大宽松以来才有的新生事物:

即使在早期的日本和美国市场,经济下行期流动性宽松推动的股票上涨依旧存在,尤其是衰退期股票和债券表现优异的可能性基本均等。

那么,对美林投资时钟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呢?

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可能是影响美林投资时钟效果的因素之一

QQ图片20151211151337

(注:红色代表正相关,绿色代表负相关,白色代表相关性不强)

不同时期的商品价格走势与世界经济体发展结构和名义增速相关

以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需求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经济体主导:

这里我们用生铁产量作为钢铁制品消费量的替代指标,70年代以前美国生铁产量占比超过20%,之后逐步下降 ,2014年占比已不足3%;  

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其生铁产量占比超过美国并在70-80年代保持15%以上的高占比;  

作为新兴国家发展动力强劲的中国在1993年生铁产量超越日本成为占比最高的单个国家和地区,在之后20年中国需求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截至2013年中国生铁产量占比达到61% 。  

铜消费量与生铁产量的结构变化基本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