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的两难境地

(2015-01-11 18:41:48)
标签:

杂谈

#你应知晓的经济学常识# 互联网的两难境地。促进交流的发明在现代很少受到限制。但是,电子存储、处理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导致那些为创造新信息提供激励的机制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很多新的信息技术,其前期的沉没成本较大,但边际成本则几乎为零。随着如互联网等电子信息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多数信息在技术上可以零成本提供给每个地方和每个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完全竞争在这里是无法存在的,因为若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价格为零,则企业的收入为零,从而无法生存。
新的信息经济将更加激化效率要求与激励机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无偿地被提供,诸如免费的经济学教科书、免费的电影、免费的歌曲等。因为从经济学所论述的效率方面讲,价格原本应该定在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信息的边际成本的确等于零。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零回报率机制,必将减少或消除“生产”新书籍、电影和歌曲的利润激励,因为发明者从创造性劳动中几乎得不到补偿。过去,社会就已经试图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然而,由于电子信息的再生产成本又要比传统的低得很多(生产成本更高,而再生产的成本却很低),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率的政策来保护知识产权,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专家们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完善的,特别是跨越国界之后。
当今世界日益致力于开发新知识(其中很多是无形的,例如音乐、电影、新的药物和软件),政府必须给知识产权的流通找到一个中介平台。若知识产权保护过强,则会导致高价格和垄断损失;而若保护过弱,则又会阻碍发明和创新。
互联网的两难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