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以GDP论英雄才能根除盲目举债

(2013-12-24 17:10:58)
标签:

财经

不以GDP论英雄才能根除盲目举债
与本博同步的《慧眼财经》公共微信开通了,微信号:yfh60716;也可扫描二维码不以GDP论英雄才能根除盲目举债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工作者认为,《通知》中两大亮点备受关注。一是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二是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政府干部考核不以GDP论英雄,已经强调和要求多年,也偶见领导讲话以及有关文件提及。但是,真正正式将其纳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文件之中尚属第一次。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如何看待GDP指标的问题。GDP是一国经济总产出量最全面的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最重要、最直接的指标,是宏观经济政策观察与决策依据的首要指标。GDP指标变动背后是国民总产出量、就业状况和居民收入情况等重要经济指标的走势情况,比如:GDP速度降低和加快1个百分点能够增加和减少150万人左右就业岗位等。GDP是一国投入和劳务付出的总结晶反映和总效果体现。所有国家都无比重视GDP指标,所有国际经济组织都是按照各个国家GDP指标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但是, GDP统计最少有两大遗漏项目:一是遗漏了非市场性活动,如:高校学生人力资本的投资虽计入学费但却忽略了机会成本;家庭劳动如做饭、洗衣、看孩子报酬没有计入;休闲时间价值也被忽略等。二是遗漏了环境破坏等外部性活动。没有减去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损失的外部性成本。
长期以来,中国内地在GDP指标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各级政府考核唯GDP论英雄、用干部,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顾环境破坏的外部性成本,盲目推动GDP增长;不顾资源能源破坏浪费,高成本、高代价换取GDP光鲜数据;不顾节约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大肆卖地生财、大搞土地财政和房地产GDP。一边推高经济金融风险,浪费土地资源,另一边垒高GDP数据,为的是戴大官帽。其中一个危害性最大的举措就是盲目举债发展。
2009年各级政府举债近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那一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长了61.92%。当然,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但却给后来包括现在带来巨大债务包袱。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从2013年8月开始,审计署再次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目前还没有公布审计结果,但市场预计将在20万亿左右。假如是20万亿元的话,仅此地方债务一项就占2012年GDP的39%。加上,国债、政府担保性企业债、金融债券、铁路坏账、国有钢铁企业坏账以及国有金融企业潜在风险资产,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已经非常之高,将近越过国际组织公认的安全线。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布破产已经给中国以巨大警示。
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发展,说到底还是唯GDP 政绩观在作怪。从政府政绩考核和领导干部任用上扭转唯GDP论英雄考核体系,抓住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消除盲目举债发展的治本之策。
这里面有两点必须要重点强调。首先,不是不要GDP考核,而是不要唯GDP论英雄,“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唯”和“不能简单”二者的含以上。含金量高的GDP、投入产出量高的GDP、带动就业量大的GDP、发展成本低与代价小的GDP,多多益善。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制定科学的GDP考核指标体系,比如:将污染的外部性成本从GDP总量中剔除出来等。
其次,正确看待政府负债。个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以及净出口是GDP的四大组成部分。一个有活力、有效益、较为科学的GDP拉动方式是个人消费占到GDP70%左右、私人投资占GDP18%左右、政府消费和投资占10%左右。政府消费和投资主要以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等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包括一定规模的负债。而这种负债一般是发行国债以及其他各类债券形式筹措,这种负债风险较为分散。而不是像中国内地地方政府直接向银行举债或者通过信托等融资平台借债。
因此,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是完全必要的。关键在于要按照《通知》要求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考核”的具体办法和指标体系,给抓好落实奠定扎实基础。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9/c_11848430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