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经济企稳回暖还需信贷给力

(2012-11-10 09:02:51)
标签:

财经

促经济企稳回暖还需信贷给力

截至10月28日 ,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当月仅1250亿元左右,较上月同期的1600亿元低了近四成。

据有关机构预测,10月新增贷款预计为6000亿,低于9月的6232亿元。这种增速不仅远远低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期每月动辄超过万亿元的水平,而且也略低于正常年份每月的贷款平均增长水平。造成银行贷款增长缓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持续低迷,急需银行信贷发力的关键时期增长如此缓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银行自身内部资金运营状况是因素之一。9月底存款猛增,而月底最后一天一日游的虚增存款很大。这些虚增存款一到10月初就会从银行大量流走,造成商业银行“赔了夫人又折兵”,即:月底按照高存款余额向央行缴存了法定准备金,而月初存款走后,央行不到调整日,缴存的准备金又无法退回,造成各家银行上中旬资金非常紧张,没有信贷资金发放贷款。同时,受到存贷款比例监管红线制约,银行惧怕触红线对资金运用异常谨慎。

宏观经济形势不佳,企业经营不景气,由于担心贷款风险,银行发放贷款异常谨慎。加之,监管部门对贷款风险指导越来越严格,实际上的贷款风险正在快速暴露。前三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净增加500多亿元,已经占整个存量不良贷款总额的10.4%,这个增速是惊人和可怕的。更加可怕的是,三季度不良贷款就新增了240多亿元,占前三季度新增总额的48%,占所有存量不良贷款的5%。这两个比率更加可怕。这表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增速在快速反弹,不良贷款增长趋势在加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发放贷款出现了从来没有的惧怕感。

当然,除了上述银行内部原因外,整个宏观经济持续走低,企业经营不景气,企业生产低迷,经营亏损,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久违了的贷款意愿不强的现象,也是造成银行贷款增速缓慢的原因。

对于银行贷款增速缓慢有喜亦有忧,而忧大于喜。喜的是,充分说明我国银行业在贷款盲目扩张上有了大大改善,风险意识大大提高,不会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那样盲目跟从4万亿大投资而疯狂发放贷款,不顾及后来的贷款风险。这是银行业在经营上、在风险防控上冷静成熟的标志。这种转变可喜可贺。

在喜的同时,不免也有几分忧虑。在我国经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作为支撑经济前行的重要信贷资金力量如果袖手旁观,这对于关键时期的我国经济绝不是好现象。银行应该从支持经济特别是实体企业向好发展转变中来实现自己内部效益最大化。银行与实体企业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因此,银行信贷一定要在我国经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给把力,为了促进经济从低谷翻转回暖上升,也是为了银行业自身经营效益的稳固提升。


新闻链接: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211/02/t20121102_17003977.shtml

http://finance.ifeng.com/bank/pjrz/20121102/724285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