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75%存贷比例是匪夷所思

(2012-07-19 12:11:05)
标签:

财经

取消75%存贷比例是匪夷所思


银行体系沿用了17年的“75%存贷比”法规,如今遭遇了现实的挑战。呼吁取消或放松这一指标的声音四起。

做为一个老银行真没有想到一些人会在75%存贷款比例上动歪脑筋。纵观这些呼吁取消75%存贷款比例者,都基本上没有搞清楚设立75%存贷款比例的目的和作用,把其写入法律的意图、意义。拿什么推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降速以及货币政策转向作为取消的理由,基本都是在那里胡诌。

起初设立存贷款75%比例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存款人利益,防止银行拿着存款人资金超额、超负荷放贷经营,一旦贷款流动性或者安全性出问题,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势必不能保证存款人存款的支取。同时,从当时各项存款缴存准备金、留足结算备付金和现金提取准备后,可用存款资金大概比75%高一点点。这是当初设立存贷款75%比例并且用法律固定下来的原因。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利益,防止银行超负荷经营风险。

这一比例的设立是经过严密论证的,是非常合理科学的。从写入《商业银行法》到如今17年来,这一监管比例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很好效果,基本上遏制了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状况,在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防范银行盲目放贷风险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个情况是,随着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入,各家银行都强化了一级法人体制,包括在资金体制、信贷等监管主要指标上实行了一级法人制,即由监管部门统一对总行进行监管,比如:存贷款75%比例监管指标只按照总行统计的全国各分支机构综合计算其是否超限。因此,各全国性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感觉不到75%存贷比例指标的监管。

可以说,存贷款比例75%的监管指标从设立之初的根本目的和作用分析,决不能取消。一旦取消就意味着对存款人利益保护的弱化,对银行超负荷经营风险的放纵。那么,从现在看这个指标是否不合时宜?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便可知晓。

当前,各银行吸收的存款要有20%(存贷款比例75%设立之初只有13%)上缴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指大型银行),留足一部分结算备付金、超额准备金和一定现金备付金,可能30%以上的存款资金都不能使用。因此,可以说,75%存贷款比例是过高而不是过低了,而且根本不能、不敢、也不可能取消。话又说回来,既是没有75%存贷款比例监管限制,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家对存款人负责、防范风险机制健全、稳健经营的银行都应该自觉把贷款限制在存款的一定比例,而不是把所有存款全部拿去放贷款等运用上。

而从目前银行资金运用多元化而不仅仅局限于贷款上而言,存贷款比例75%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分子还应该扩大,把银行利用存款除发放贷款以外的投资运用都应该包含在分子里。因此,存贷款比例75%不但不能松而且还应该紧,范围还应该扩大。

可以说,呼吁取消或者放松存贷款75%比例者是对银行一无所知的胡诌,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当然,也是对存款人极度不负责任,对银行超负荷经营风险纵容的做法。

 

新闻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bank/pjrz/20120711/674374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