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巨额高铁资金如何让百姓放心
从国家审计署网站19日公布《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1年跟踪审计结果》看,虽然是第三次公布京沪高铁审计结果,但违规情况仍然五花八门:一些物资采购未按规定招标或招标评标不规范,涉及金额8.49亿元;因取消部分路段风屏障而造成4.13亿元物资闲置;沿线一些地方基层单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4.91亿元;沿线施工企业拖欠材料款、工程劳务款等款项82.51亿元等等。违规性质较为严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等行为,属于严重违规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事处罚。违规手段恶劣、招标黑幕重重:审计报告显示,在京沪高铁全线土建1至6标招标中,铁道部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获取时间由规定的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缩短至13小时;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从获取到递交时间由规定的一般不少于7天,缩短至不到24小时。招标时间被人为大幅缩短,原因何在?这种人为缩短招标时间的做法背后存在黑幕交易的可能性极大。
对于高铁建设,广大百姓心里存在巨大矛盾。一方面对于我国高铁发展方向和成就,大多数人包括笔者是肯定和支持的。而另一方面又对高铁投入如此之大、资金额度如此之高,是否能够用好、用的干净、用到刀刃上颇感担心。温州动车事故后,社会上许多人士对高铁安全和高铁建设提出了质疑。高铁建设一度因为资金问题而进展缓慢。笔者多次撰文要求确保高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防止更大的浪费出现。许多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这种不同看法并没有恶意,大多数人都是出自对高铁建设资金能否用好、不被腐败分子攫取的担忧。事实证明这种担忧不是过虑的。
总额近2000亿元的京沪高铁项目中,仅有不足100亿元规模的资金出现违规,占比5%,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人民的血汗钱每一分钱都应该珍惜。关键在于问题发生的性质非常严重,暴露出的管理监管不到位和失职渎职问题需要深刻反思和改进。
对高铁包括整个铁路建设以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必须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作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制度办法以及法律进行招投标等项工作。审计以及监察等部门要监督在事前和事中,这样才能够杜绝发生出现整个工程建设大的问题。同时,诸如高铁等大型重点工程建设,一定要克服铁道部一家主导的现象。要成立由更高层主导,铁道部、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门等部门参与的工程监督组织。各自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项目干干净净建设实施。
最为主要的是,放开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投融资体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连股连心,谁的资本谁操心。这样的话,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民间资本的监督作用就能彻底发挥出来。不但减轻了国家融资压力,而且也发挥了民间资本对工程的监督威力,一举两得。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3/20/c_122856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