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对石油危机论不能掉以轻心
市场人士猜测,油价还将继续升高甚至达到200美元一桶。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以后对世界经济将带来两大影响:一是助推全球通胀,二是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助推通胀受害最大的是新兴市场体国家,特别是中国。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以后饱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即美元持续贬值影响,国际热钱大举进入,造成国内货币升值与通胀并存。如果国际油价持续走高,那么,输入型通胀将加剧,甚至出现通胀恶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55%,石油渗透到经济的每个领域,是经济的血液和命门,石油价格走高将会造成许多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对于本来通胀就居高不下的中国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际油价重上100美元以后继续走高,直接影响是利比亚局势,但是,深层次原因还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去年12月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美国强力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将到今年6月才结束。美国此举完全是出于本国利益考虑。美国为了促进本国出口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不惜向全球输出通胀,不惜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直线上涨。扭转国际油价继续走高,一方面是国际社会联手尽快平息利比亚国内动荡局势,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必须做出努力,迅速停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为了世界经济着想,更是为了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
中国必须把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对通胀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一是尚有45%的国内供应要开足马力生产,提高石油自给能力,二是像美国一样考虑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如果再考虑提高国内油价显然可能助推通胀,还可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特别是本来就薄弱的农业生产。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暴涨的异常变化决不能掉以轻心,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给予足够重视,权当当作世界石油危机来应对!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10308/045294890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