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炒地皮口头斥责不如完善制度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要对国有企业投资严格监管、引导企业控制风险。针对个别主营业务不是房地产的国有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李荣融表示要加强管理,靠炒卖土地、减持股票获得的利润不能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国企炒地皮、拿“地王”现象愈演愈烈。今年后半年,一线城市的“地王”大多数都被国企拿到,即使国四条、国土部等五部门土地新规出台后,也没有能制止住国企拿“地王”的热情。国企凭啥拿“地王”,还不是凭借背后的国家在撑腰吗?凭借“国企”这个金字招牌,银行贷款送上门,资本市场融资易如反掌,在这种“不差钱”情况下,就是一时市场不好,“地王”放置多少年也能够放得起,又没有人和部门敢于过问。同时,拿“地王”后的经营风险也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经营好坏、风险大小对国企管理层来说也不像民营企业那样在乎和揪心。在这种情况下,眼看着中国房地产异常火爆、房价坐火箭直线上升,巨大暴利诱惑力,使得国企不想拿“地王”、不想涉足房地产都难;“地王”不断出现、地价不断翻倍上涨,土地管理放任自流,眼看着拿到“地王”后转手就可以获得暴利,使得国企不想炒地皮都难。
国企拿“地王”成为社会一大民怨,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主要是因为国企凭借国家这个靠山,拿着银行雄厚的信贷资金,无所顾忌的推高地价,最终推高房价,百姓十分怨恨。国企拿“地王”就像国家独家供地一样,没有任何经营、效益压力约束,也没有内部管理约束,更没有一点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样发展下去,国企凭借很容易得来的各路资金完全可以垄断土地买方市场。这将极大削弱市场机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作用,扭曲这个市场,最终是推高房价、推高行业风险、推高金融风险。
对此,社会各界都在斥责国企业拿“地王”、推高房价的行为,但也只是仅仅停留在斥责上而已。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看到这一点,就与一般民众不同了。他是国资委掌门人,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因此,希望李主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斥责上,而是要形成制度来约束国企投资行为,特别是投资于房地产和炒地皮行为。还是制度靠得住。比如:不仅仅是一句“靠炒卖土地、减持股票获得的利润不能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而是要对于拿“地王”、炒地皮造成的亏损严格追究责任,对于违背土地使用规定的,要配合国土部等部门查处责任人,对此造成的损失要问责管理层甚至对主要国企领导予以免职;对于荒废主业而进入房地产的国企要予以整顿和纠正。建立严格的投资考评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执行力比口头谴责和说狠话要管用的多。
新闻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gncj/news/2009/12-25/2037610.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