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计调查不需要看证券市场“脸色”

(2009-02-21 11:02:55)
标签:

财经

审计调查不需要看证券市场“脸色”

  余丰慧  2009年2月21日 东方早报

  

     2月19日上午10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加强审计监督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问,2008年底,审计署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三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审计调查,有人说这些调查可能会影响到银行在证券市场的表现,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2月19日新华网)

  我们注意到,审计长刘家义在列举了一系列事实后得出的结论是,对这三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审计和调查,不仅不会影响股市,而且还会促进它的健康发展。当天(2月19日),银行股在沪深交易所全线下挫,尤以工行、建行和中行股票下跌明显。晚间以及次日,一些媒体和评论人士都把这种下挫与审计长刘家义在记者会上披露的对三家银行的审计情况联系起来。

  此前,曾经遭遇过类似情况。对于一些国有特别是国有银行上市公司一些事情尤其是负面情况,各种媒体以及相关单位都是采取捂的办法,惧怕媒体曝光,惧怕发表评论和意见,一个理由就是:害怕影响到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在股票市场的表现。

      以笔者看,这是一个十分荒唐的理由,是根本不能作为理由的东西。

  不可否认,大到审计调查、内部经济案件、高管人员变动,小到一个负面消息、一个谣言等,都可能对一个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表现造成影响。然而,决定能否造成影响的不是审计调查,不是负面消息,甚至不是谣言和传闻,而是上市公司自己。

  审计调查是国家代表人民监督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就是要通过审计看其经营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甚至攫为己有的现象,替人民看管好资产。至于是否对其在证券市场造成影响,关键在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问题。如果经过审计没有问题,非常规范,经营业绩非常好,那么,对其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将是利好。如果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其证券市场影响当然是利空的。而这种利空消息应该迅速披露,公开告知投资者,才是对投资者的负责,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负责,才符合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开、及时的要求。而不能采取捂的办法,想方设法掩盖事实真相,或者不及时披露信息。这既违背了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又对投资者不负责任,对国家不负责任,是在纵容违法违纪行为。

  审计调查的独立性,信息披露的公开及时性,要求不能顾忌任何其他的东西和约束,包括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任何上市公司只要做到公开、透明、信息及时披露,不但不怕审计调查,而且,不惧怕任何负面报道、小道信息甚至流言蜚语。如果监管部门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两房”,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如果为了保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面子”,采取各种手段掩盖内部事实真相甚至连国家审计调查也要顾忌是否会影响到其在证券市场的表现,那么,不但剥夺了投资者的知情权,违背了证券市场制度,而且也对其他上市公司不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