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经/公司 |
关注收入预期谨慎与物价满意度下降现象
一般情况下,物价高企或者发生通货膨胀时,经济会呈现较快增速,就业比较充分,百姓收入增长相对较快。百姓对物价与收入增长的预期应该是一直的。但是,从央行问卷调查可知,当前,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与物价满意度呈现相反的心理预期,并且反差在逐步扩大。这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受危害最大的是普通老百姓,主要是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富人收入较高,实力雄厚,对于物价上涨增加的一点生活负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有产者或者经商办企业阶层,随着物价上涨,自己的资产和经营的商品也会同步上涨,损失也不大;城市低收入者本来收入就少,积蓄有限,如果物价上涨,必使购买力大大缩水,甚至出现生活维持不下去的局面;工薪阶层虽然收入比较稳定,但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名义工资不变,而实际工资将大幅减少,生活水平将急剧下降。
笔者曾经多次强调过,目前主要问题在于,物价上涨后,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在通货膨胀期间的收入补偿机制不健全。工薪阶层收入增加没有保障,低收入者应对物价上涨心理没底。过去,一旦物价出现上涨,企业单位员工工资将进行普调,所有人员工资增加几乎差别不大,因为增加的目的是应对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对于官员、企业领导与一般职工带来的影响是一样的。而现在,低收入阶层,政府将给予一定生活补贴,但是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财政负担也过于重;工薪阶层中的一般员工,要么工资不涨,任其贬值,要么就是涨工资涨到高层,到一般职工身上少的可怜。从这次央行问卷调查出的“城镇百姓对未来收入预期谨慎与物价满意度下降并存”的情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城镇百姓对未来收入预期谨慎与物价满意度下降并存”不是一个好现象。根源还在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公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引起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怀疑,引发人们对未来信心不足,导致百姓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增加,生活迷茫情绪陡增。因此,必须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高度,解决百姓在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中面临的问题。除了继续加大对城市低收入阶层的财政补贴力度外,保持单位、企业员工工资有一个明显增长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增长是应对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的,没有必要拉开内部领导层、管理层和一般员工的距离。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20/content_6762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