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上不和谐
昨晚11时12分,从沈阳北站始发的D12次列车缓缓驶进北京站,比原定到站时间晚点35分钟,这已经是D12次列车投入使用三天来,连续第三次晚点到达了(4月21日《新京报》)。
同样也在昨天,笔者一行乘坐从汉口到郑州的和谐号高速列车,并没有晚点,然而从上车到下车整个服务质量、环境氛围令人寒心。
根据媒体特别是电视上的报道渲染,和谐号列车非常先进,设计相当人性化,铁路部门为提高服务水平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电视上看到记者现场在列车上的采访报道,确实振奋人心。针对价格过高的质疑,铁道部发言人表示,高价格必将享受高服务,并且部分地区根据各自情况可以向下浮动。有媒体说和谐号列车将引领我国高速列车新时代。
在武昌参加完会议后,纵然票价高过新型空调列车的一倍半,我们一行还是决定乘坐一次被渲染的天花乱坠的和谐号高速列车。我们提前购买了车票,大家都期待着早一点坐上和谐号,感受一下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现代化列车,感受一下我国铁路史上取得的又一个新成就。然而,从进入汉口候车室开始,那种高兴、兴奋、新奇、期待的心情就一扫而光。
离开车时间还有50分钟,广播里就开始通知乘坐和谐号列车的旅客在检票口排队。我们一行几人赶快起身来到不到两米远的检票口顺序排队,然而5分钟过去了不见检票,十分钟过去了还不见检票,15分钟过去了仍然不见检票,结果,本来排队地方就小,旅客越来越多,连一点队形也没有,你推我搡,几乎乱成了一锅粥。几个年纪比较大,拿行李很重很多的旅客抱怨说,排这么长时间队不检票进站,不知想干什么?旅客们进站后,周围的服务人员倒不少,像押解着一群“犯人”从一楼上到天桥又下到一层。几个服务人员大声喊叫着让旅客在各自车厢号位置排队。这时,还不见列车影子,旅客又开始排队等待。过了十分钟后,列车才缓缓驶来,等待车上的旅客下完后,我们才开始上车。上去后一个服务人员也没有,大家乱哄哄地找各自位置,放各自行李。列车上的喊叫声、嘈杂声,振聋发聩。说实在,我几乎没有见过如此混乱的场面。列车开始出发后,车厢里的嘈杂声、呼唤声几乎没有停止过,还有几个人在喝酒行令。一直到信阳后,笔者与邻座的一位老同志实在忍无可忍后,叫来服务员让其维持秩序。车厢里的地板上能够看到纸屑、杂物,类似航空座椅靠背上,几乎三分之二没有垃圾纸袋。笔者打开小茶几,不到三天时间,竟然几处有黢黑的污垢。几个汗脚的旅客,脱掉了鞋子,临近座位旁边臭气弥漫,随行的同事几次离开座位到车厢连接处呼吸新鲜空气。笔者到卫生间后,特意观察了一下电视上报道的情况,结果装手纸的地方是空的,也并没有那样干净。一路上始终没有服务员供应开水,供应开水的热水器已经开始漏水。可以说,在嘈杂、混乱、臭气熏天中度过了这次乘坐和谐号的全程。下车后,在出站口恰好遇见也乘坐和谐号从北京到郑州的同事。谈到乘坐感受后,他大呼上当,他说,票价这么贵,什么服务也没有,连一杯开水也不送,就一个座位,还很拥挤,不舒服。
由此笔者想起了,几年前郑州开往西安的双层旅游空调列车。票价比一般列车贵一倍左右,刚开始服务还不错,一上车几个穿着整齐的服务员,给大家致敬并介绍列车情况,然后,给旅客送开水。结果,不到一年半时间,票价还是那么高,而开水不送了,开车时的介绍也没有了,代之的是,几个服务员一起扎堆聊天。而到现在,这辆列车座位上、地板上几乎脏乱不堪。满车箱的臭气就不用说了。笔者还想起,几年前,开行的豪华大巴长途汽车。票价很高,刚开始服务员亲切的介绍,热情地送开水,每个座位靠背都有垃圾袋,列车员不断来回检查,不让脱掉鞋子等。而现在,除了价格没有下来,一切服务几乎全部下来了。要说这些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话,而笔者感到奇怪的是,大肆渲染的和谐号服务为何连三天也出不去呢?
这说到底是一个管理问题。一次乘坐日本的新干线,忽然接了一个手机,我尽可能小声说话,结果服务员不知从哪儿很快就过来了,亲切地让我到吸烟区去讲话,说是不要影响到其他旅客。白岩松在日本采访时,路过一个乡村,在路边上厕所时,厕所里手纸崭新,他说他十分震惊,不知这样的程序是如何操作的。我们的铁路建设,当然包括其他方面的建设,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上下工夫。用邻座的一位老同志的话说,这么好的列车,这么好的设备,国家投入这么大,管理竟然如此混乱,如此之差,真是糟蹋了“和谐号”呀!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4-21/0120128297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