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超女看湖南卫视五大“罪状”
在第二届“超级女声”开赛之机,关于超女的各种声音也越来越多。有批评的声音,有赞成的声音,也有保持沉默的声音,还有所谓“置之不理”的声音等。但是,四月下旬,一个最为强劲的批评声发了出来,那就是前文化部部长、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多年、现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的刘忠德先生。他历数超女“三大罪状”, 一宗罪:没有批文办比赛;二宗罪:拒不遵守总局规定;三宗罪:丑态迭出毒害少年(4月30日《北京晨报》)。
作为一个评论作者,一直在关注对超女的议论,特别是刘忠德先生就其批评超女一事召开说明会后,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赞成刘忠德先生有理有据的批评,这种声音可以说,道出了大部分普通百姓的心里话。前几天,笔者注意到,在新华网、新浪网等报道后面网友留言中大部分网民支持刘先生对超女的批判。笔者需要强调的是,超女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湖南卫视等主办单位。由此笔者想起了湖南卫视在追求收视率和单纯以效益为目标的助推下,给中国文化、教育、娱乐等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一、把上星电视引向了单纯追求收视率和金钱,而不顾社会效益,特别是大众媒体发挥引导观众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不可否认,如果作为企业化运作,如果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话,湖南卫视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上星电视,是面向全国观众的,如果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单纯追求自身效益,一些粗俗的、格调低的东西就会出现,受害最大的就是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在湖南卫视的影响下,其他上星电视也不得不效仿,全国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率先在公开媒体引入不伦不类的“港台腔”。不但使主持人玷污了普通话,而且也扭曲了港台语,还使全国其他电视台主持人以及青少年出现了都发“嗲”的声音。央视主持人崔永远先生在艺术人生栏目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作为一个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必须注意导向问题,如果一个著名主持人在亿万观众面前发出一声“揶”,那么,接下来全国就一片“揶”声。湖南卫视对推广普通话,对语言文化是起到了破坏性作用的。
三、故弄玄虚,善于搞一些猎奇的东西,影响观众视线。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上星电视,过分宣扬猎奇性的东西,不宣传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高收视率。提高收视率没有错,关键拿什么来提高,是把健康向上的东西提供给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还是把一些猎奇、低俗的东西提供给青少年。在这方面有些有制度法律规定,有些是要依靠自己自律的。在电视的格调上,湖南卫视是向低方向导向的。
四、娱乐节目过分邀请名人,过分追求名人效应。当然,邀请名人没有错,关键在于“过分”上。可以说,每一个港台明星湖南卫视几乎都邀请过,这当然包括一些素质不怎么高的明星。大众媒体把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过分导向学习歌星影星等各类明星,对其健康成长并没有好处。
五、丑态迭出毒害少年,对教育是极大破坏。比如超女等节目,大肆宣扬“人不需要坚持努力就可以成名,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这其实是极个别的,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超女负责人说去年超女为社会创造几个亿的财富,这就能说明它没有问题吗?毒品也能创造财富,电视台播放脱衣舞也可以,但能存在吗?收视高不一定就是好作品。我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一个孩子好好走成材之路、好好学习不好吗?孩子的事大人就要管,观众在看超女什么,是以一种扭曲的心理在看,别人不敢说的丑话超女敢说,不敢做的丑事超女可以做,能不毒害中小学生?他们都不想读书了。娱乐也有导向的问题。” 刘忠德先生话语。故意制造一些所谓的“粉丝”,把青少年引向做明星梦,变为追星族等邪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和健康成长。正在热播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一些歌手在综合素质考查时,连中国三大石窟的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云岗石窟都答不出来,连“十月革命”主要发源地莫斯科都不知道,可见影响程度多么严重呀!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像湖南卫视之所以能够“火”下去,有其自身运作的力量,也有有关管理部门管理上的问题,更有我们的影视电视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影视电视充斥着武打、凶杀、恐怖、婚外情、养小蜜、包二奶以及离不开床上戏。可笑的是,连一些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也不能离开三角恋爱。崔永远先生曾经说过,他最无法面对自己小女儿的提问,相信广大观众都有这个困惑。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东西少的可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东西一直占据不了一些上星电视的黄金强档。无论哪个领域,优秀、健康、向上、格调高的东西不去占领,消极甚至低俗的东西必然趁机而入。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对于由湖南卫视发起蔓延的全国类似比赛进行认真清理,该限制的,要限制;该取缔的,坚决取缔。特别是对于参赛年龄必须做出规定,必须有最低年龄限制,底线起码在高中毕业以上人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