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在图书大厦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看见你清新洁白的书被码放在许多许多畅销书中间,有不同的手和目光探询,内心忽然无比疼痛。
发觉自己如此自私,对待你的文字,似一个天真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心爱之物,容不得旁人关注,还要把它放在特殊的位置,偷偷的在心里抚摸。
多么可笑,但又无法抑止,于是匆匆转身。
冬夜,盖上两床棉被坐在灯下读你的书,不知觉中竟沉沉睡去。我看见莲安妖娆的裙摆在风中细碎地摇曳,可良生的面容却始终象是轻轻荡漾的湖水中的倒影,模糊而动荡。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多么希望各自的生活安稳平和,如良生一般淡薄且甘愿,如此心清如水,心静如兰。
多么幸运,如良生,在她游走中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莲安,代她走完了生命中的颠沛流离,从繁盛到颓败,从跌宕起伏到静默无息。还有沿见,这亦是她的曾经沧海。他们悄然隐退,留给她的是风清月朗,静和安好。
如果说良生在出发时还有残缺,那么她的落脚处却是这样风平浪静,盛满恩慈。无论遗忘或者记得,这样的结果依旧洁净坦然,无欲无求。
对比良生的安睡,我们的人生中还有那么多的琐碎,还有那么多的爱怨情殇放不下,剪不断。如此,良生的面容始终难以定格,因那终究是一个向往。
在小音像店幽暗的光线下,和售货员一起找那张《情书》,终于在一堆盗版的光碟中翻找出来,模糊的印刷,粗糙的包装,一切都跟那樱花般淡淡的清香毫不相干。但是因为找到了,仍然是满心欢喜。
看了你的影评,有若干天我一直在想,但其实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那种回味是清浅的,若隐若现。也没急着找碟看,那时似乎只是让心停留,停留。过了很久,我把文章介绍给朋友,然后问他:先看书,还是,先看碟?他说:看书。
但还是先买了影碟来看,我非常想听听白雪皑皑的群山中那一次泪流满面地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简单深情的问答,让人恍然间暂时忘却了内心的不安与压力,有细微而清凉的溪流涓涓流过,润湿了某个脆弱的部位。
《情书》的评论是月光下的花蕾,含苞与绽放都如此美好。
《清醒纪》像是一本手册,把它放在床头或者办公桌,伸手可及。
某一天某一时某一刻想起来了,会随便翻到某一页。哪里都可以是开始,哪里也都可以是结束。
它是安慰,却比安慰更温暖,也更——坚强。
我喜欢《自私》。
每一个片段都是浅显的,带着微小幽深的感情。但你写的也终究是人生中的小我,你不需要轰轰烈烈,你的文字也同样。
我想这也是一种懂得吧。
作者[wave]
发觉自己如此自私,对待你的文字,似一个天真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心爱之物,容不得旁人关注,还要把它放在特殊的位置,偷偷的在心里抚摸。
多么可笑,但又无法抑止,于是匆匆转身。
冬夜,盖上两床棉被坐在灯下读你的书,不知觉中竟沉沉睡去。我看见莲安妖娆的裙摆在风中细碎地摇曳,可良生的面容却始终象是轻轻荡漾的湖水中的倒影,模糊而动荡。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多么希望各自的生活安稳平和,如良生一般淡薄且甘愿,如此心清如水,心静如兰。
多么幸运,如良生,在她游走中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莲安,代她走完了生命中的颠沛流离,从繁盛到颓败,从跌宕起伏到静默无息。还有沿见,这亦是她的曾经沧海。他们悄然隐退,留给她的是风清月朗,静和安好。
如果说良生在出发时还有残缺,那么她的落脚处却是这样风平浪静,盛满恩慈。无论遗忘或者记得,这样的结果依旧洁净坦然,无欲无求。
对比良生的安睡,我们的人生中还有那么多的琐碎,还有那么多的爱怨情殇放不下,剪不断。如此,良生的面容始终难以定格,因那终究是一个向往。
在小音像店幽暗的光线下,和售货员一起找那张《情书》,终于在一堆盗版的光碟中翻找出来,模糊的印刷,粗糙的包装,一切都跟那樱花般淡淡的清香毫不相干。但是因为找到了,仍然是满心欢喜。
看了你的影评,有若干天我一直在想,但其实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那种回味是清浅的,若隐若现。也没急着找碟看,那时似乎只是让心停留,停留。过了很久,我把文章介绍给朋友,然后问他:先看书,还是,先看碟?他说:看书。
但还是先买了影碟来看,我非常想听听白雪皑皑的群山中那一次泪流满面地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简单深情的问答,让人恍然间暂时忘却了内心的不安与压力,有细微而清凉的溪流涓涓流过,润湿了某个脆弱的部位。
《情书》的评论是月光下的花蕾,含苞与绽放都如此美好。
《清醒纪》像是一本手册,把它放在床头或者办公桌,伸手可及。
某一天某一时某一刻想起来了,会随便翻到某一页。哪里都可以是开始,哪里也都可以是结束。
它是安慰,却比安慰更温暖,也更——坚强。
我喜欢《自私》。
每一个片段都是浅显的,带着微小幽深的感情。但你写的也终究是人生中的小我,你不需要轰轰烈烈,你的文字也同样。
我想这也是一种懂得吧。
作者[wav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