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2009-12-02 20:15:05)| 标签: 教育爱情感育儿原创 | 分类: 教育思索的碎片 | 
今天和一位同事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她是位年轻的妈妈,知识女性,在生女儿前她想自己一定要做个不打孩子的好妈妈,然而,一切教育理念在面对真实的孩子时,常常失去效用,有的只是对淘气包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暴躁。
我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业余从事了三年多时间的家庭教育研究,也自信满满地以为已经有些理论基础了,看着别人教育孩子时的不得法还时常想要出出主意。但实践起来,真的不容易!我自己没有孩子,所以侄子嘟嘟成了我的“实验品”,此时我也很担心他最终会成我的“牺牲品”。
上周末因为古尔邦节,我们多放了一天假,所以接了嘟嘟来家里。家里还有小叔子的儿子铁头,两个孩子在一起闹得特别厉害,铁头尤其淘,两岁半的小家伙跟着七岁的嘟嘟上窜下跳,我怕小家伙摔出个好歹(他已经“满目疮痍”了),有意控制嘟嘟,告诉他别跟着弟弟疯。有个可玩的对象却要老实坐着,这对七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难了。而我却在此时忽略了嘟嘟的感受,冲嘟嘟发了火,三天的时间,为了这件事我总是对嘟嘟怒气冲冲的样子!
还为另一件事我发了脾气——零食。小姑子来家里看铁头,给铁头买了不少吃的东西。嘟嘟很想吃,我一看净是些膨化食物,真是不想让他吃。唉,太难为嘟嘟,他才七岁,却要尝试抵抗食物的诱惑,还要承受来自姑姑的压力。
嘟嘟在我家睡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给嘟嘟道歉,说姑姑试着不发火了。嘟嘟的一句话让我有些……警醒(?),他说:“你老是不高兴!”我急忙解释:“姑姑没有不高兴,只是在思考问题,所以脸上会显得没有表情。”而心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在这三天里时间给嘟嘟脸色看了,总是有意无意地压制他的欲望,批评他的错误。
我也越来越发现,嘟嘟总是看脸色行事,有些事总是不敢讲出来,或者有需求不直接表达,时常为一些小事委屈得流泪。
我却要求他能够勇敢承担责任、大胆表达自己!可是他的承担会不会受到我的批评,他的需求会不会被我压制?我忘了考虑!
孩子的行为是大人行为的折射!一点不错啊!如果孩子不尽如人意,大人还是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改变不是单方面的,期望孩子改变,大人得先改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