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神秘的高人又是谁?
(2011-01-04 23:48:41)
标签:
鬼谷子权谋孔子高人严毋醉的杂文文化 |
分类: 文化吹竽·谈人论性 |
前面讲到了菩提祖师才是《西游记》中真正的“第一高人”,因为他躲在幕后,巧借孙悟空的一根金箍棒,就把天宫捅了个大窟窿。跳到书本外说外行话,要是没有他“培养”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我们还真没一部精彩的《西游记》看;只是由于这是古代小说,构思没那么严谨,缝合不是很严密,所以我们始终不知作者设计这个人物的用心(也有可能是无心),因而也就始终不知菩提祖师的用心何在。菩提祖师是个无解的谜。由这个艺术世界虚构的菩提祖师,我不禁又想到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在我国历史上,“最神秘的高人”又该推谁呢?
中国一直是一个史官文化发达的国家,国人有纪史撰史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许多名人伟人或强人,他们的生平事迹,大多载于史册,所以真正给人以神秘莫测感,让人费尽思量的人物其实并不见得就很多。并且,这又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如果真正要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答案,恐怕一千个人会说出一千个答案。譬如受三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人,都会说是诸葛亮。诸葛亮确实有些“神”,他未出茅庐就预测出天下将要三分,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诸葛亮,也是几根指头一掐就有了主意,活脱脱一“半仙”模样,鲁迅也说他是“多智而近妖”。事实上诸葛亮也不见得就真“高”,他的六出祁山就全是白忙活,瞎折腾。
诸葛亮名声在外,先进事迹路人皆知,因此已不再“神秘”。历史上像诸葛亮这样的“智囊型”人物有很多,譬如姜子牙、张良、徐茂功、刘伯温等,由于他们大多都随他们的主子一起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所以他们的神秘感就大为下降。再者,他们的影响力跟《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显然不是一个类型。历史上有一个人稍微有一点特色,这个人就是明朝前期的姚广孝。姚广孝只是一和尚。然而他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和尚。他跟诸葛亮等充当了一样的角色,他辅佐朱棣夺了建文帝的江山。然而他却始终不肯走到前台来,所以他这样做一直为人所不解。可能他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所说,只为“抱负”——为实现抱负而实现抱负。功成名就之后,他还是当他的和尚,不要丝毫名与利。
然姚广孝这些人其实是别人的打工仔而已,充其量算是高级白领,他们的老板其实比他们都“高”,他们站在老板身后,所以我们误以为他们有些神秘。真正播风弄雨的是他们的老板。而那种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比这些时常上镜头的老板们更“牛”的人,让这些老板们也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才智的工具的人,才是世上最神秘的高人。也就是说,白领也好,老板也好,其实他们都是孙悟空而已,孙悟空背后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就好比现在的东亚,大小国家斗得不亦乐乎,其实都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导演的,这只无形的大手就是山姆大叔的手。那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那只手是谁的呢?我认为非鬼谷子莫属。
我们最开始知道鬼谷子这个名字,并不是从历史教材中获得的,中国历史漫长,精练的文笔还提不到他。知道这个名字,是从影视剧中开始的。然影视剧中,鬼谷子大多也不露面,而是由他的一干弟子斗法。这个在文学作品中叫做“侧面描写”,教出来的弟子一个个这么厉害,做师父的自然就不必说了。光“鬼谷子”这个名字都给人以“神出鬼没”之感。后来学习诸子百家,赫然发现还有个鬼谷子,并且也有著作传世,那已经是相当“开放”年代的事了,总之教科书是断不会让你知道鬼谷子的存在的,大约鬼谷子属于“糟粕”无疑。
鬼谷子并没有亲自出场到战国这部宏大的历史剧中纵横驰骋,所以他的身世也就一直是一个谜。比较一致的是说他姓王名诩,卫国人。他的生卒年月不详,各种说法都有,主要的说他是战国时期人,其实战国时期的跨度有两百多年(从公元前475年算起),还有的地方说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的弟子们主要活跃在公元前四世纪,而把商鞅也算进去的话,商鞅的生卒年代为约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38年,较晚的苏秦为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284年,光这个跨度都让人对鬼谷子的年龄着迷了。
民间传说,尤其是道教,更是把鬼谷子的身世给神化了,他已经不是凡人。有传说,鬼谷子是村夫庆隆和东海龙女的儿子,由朝歌王姓人家的女儿未婚而孕,这跟上古时期的圣人“如出一辙”。按现代人的逻辑是,偷情生的孩子聪明。在道教那里,鬼谷子又成了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为玄微真人,又号玄微子。鬼谷子何以叫“鬼谷子”呢?因为他隐居的地方叫“鬼谷”。孔子不饮“盗泉”水,鬼谷子偏要对着干。这鬼谷在什么地方呢?跟现代社会一样,许多地方也是争抢这一“名人”,河南、山东、湖北、江西都有说头。
当然,鬼谷子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培养了一批引领一个时代的“社会精英”。都说孔子培养的弟子多,有七十二贤人。其实孔夫子和他的那一帮弟子充其量搞搞“传销”而已,真正能引发“金融风暴”的,是鬼谷子培养的“索罗斯”们。譬如孙膑和庞涓的用兵斗智,其实就是战国诸侯争霸的缩影,孙庞二人的智慧、气度和抱负,直接关系到一个诸侯国的兴衰命运。苏秦和张仪的“合纵联横”,更是两个强人在规划当时的“国际格局”。鬼谷子简直就是用自己的左右手“互搏术”,以当时的天下为棋局,以各个诸侯强国为棋子,在自娱自乐。如果战国时代有如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那鬼谷子就是打开这个魔盒的人。
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不仅仅是躲在一个狭小的山谷里“策划和导演”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中国人长期忽视或是看轻了一点,鬼谷子的“哲学”实质上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他的人,批判他的人,其实都在运用他的“哲学”。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譬如政治文化,处世哲学,从来都是二元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鬼谷子的哲学,占据了其中的一元。另一元是孔子的儒学。鬼谷子哲学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权谋”。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过是社会的“面子”而已。撕开这个“面子”,掩藏在里面的,都是技巧,策略,权谋,斗争……孔夫子的儒教,跟鬼谷子的“哲学”,构成了中国社会的“表”“里”。
正因为鬼谷子的“哲学”是“里子”,不如“面子”那么光鲜,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好像忽视了这个人的存在;或者说分明觉得他的这些东西既能给人以“智慧”,又能教人“学坏”,拿来与人“共享”是极其不妥的,所以一定要打压他,雪藏他。可鬼谷子的权谋哲学又像精神鸦片一样,千百年来早已渗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肌体细胞。所以我们的社会,集群,个人,很多时候,都表现出两张皮的“二元”特色。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社会,很多现代理念无法践行,或是很多东西一进入社会实践环节就走样就变形的根本原因。
深刻剖析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我们赫然发现鬼谷子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