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之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标签:
teambuilding |
分类: 本埠生活录 |
昨天下午老板带领一行人高高兴兴去TB(team
buidling),在一家私人的蛋糕店DIY做提拉米苏。印度尼西亚的甜品师傅指导下完成非常简单易上手的制作,在放冰箱等待的40min里,还有提供下午茶——太罪恶了五块小蛋糕和一杯咖啡/红茶/橙汁,围坐在一起聊聊天,有心机的老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百度上这么定义这个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其实我一直以来对管理学工具和理论有点嗤之以鼻,我感觉大部分分析要么就是笼统的有道理的废话,空洞无物沦为形式,要么就是没有可借鉴性的马后炮分析。在我这种超级急性子看来,随时徒手可那练的才是真有用啊...
不过昨天做完这个小练习,我内心里倒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受。
自评和他评这次以positive,说白了就是互夸的方式进行。但是因为不同形容词的涵义不同,不同视角下每个人结果也是大相径庭,出人意料。
先拿老板开刀,积极表现拍马屁的时候哈哈。我和有一位同事选的形容词大多并不是老板自评的,这就是角度立场相关了,还会和个人的性格不同。比如我以员工的角度,就会选decisive(决定性的)这种词汇,他是团队的核心。而另一位同事偏内向,就会觉得老板是talkative(健谈的)——其实我也选了这个词,因为作为能力与老板比相差甚远的我来说,肯定是在工作能力和专业度上来看老板比较多。
我这种认知观念本身也能反应出我是一个伦理观非常强烈的人吧哈哈,很有意思。
在轮到我填这个矩阵的时候,与之前老板的四宫格不同。他是自己不知道的别人知道的这一格也就是右上方偏多。而我个傻白甜小嫩芽就是第一格多,天真蓝哈哈,情绪容易写在脸上很好懂,很容易看透。其实慢慢地我对自己的评价也客观起来,引起我注意的是,和另一位我觉得性格相仿的同事相比较,我自认为有的:organized,大家没有人觉得我符合,而另一种特质confident其实我很希望表现出来,也能真正成为自信的,即使我心心念念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家也都没有着重。其它一些别人还不知道的我自己认为的有,intuitive,risk-taker有冒险精神的,warm,motivated。当然作为一个小练习小游戏不会要求那么精细,general里面能窥得一点points也是收获满满哈哈。
显而易见的有点,也就是老板打趣说反拍马的特质,happy,extroverted,able,talkative(也是那个性格内向的同事选的,大家都笑),clever,relatxed,spontaneous,dependable就是我害羞承认了——shy本身好像有人也想选哈哈哈。而accepting,caring,cheerful,energetic,felxible,giving,responsive之类的,就是共识,也就是大部分的我咯。
如果团队成员之间更加的信任度更加高的时候,就可以互相说说negative的形容词,也就是这些positive的反义词。哈哈,我觉的作为一个小游戏肯定不能完全诚实客观的啦,有些心里默默内心戏的吐槽就不用公之于众啦。但就像上面说的,生活像是一个游戏本身套着另一个游戏,玩游戏这个动作本身也是另一个游戏的一个动作。
人际关系一定是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现在会觉得,行政事务也是管理的一个基础,管理者也一定是个好的执行者。
慢慢开始理解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不同,后者的领导力一定带有创意创新的,就是要做出决定承担风险,有决断力的人。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