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火腿的三个切面-国鹏西班牙游记之二

标签:
国鹏巴塞罗那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摄影旅游图片托莱多西班牙 |
分类: 游 |
我虽然不是地理决定论者,但的确这有时候在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民族性格和文艺气质上都会埋下重要的伏笔。西班牙是欧洲第三大国,我们经常说,比利牛斯山以北是欧洲(法国),以南就没有欧洲了(而是西班牙),但实际上很多人会忽略,它是全欧洲除了瑞士和奥地利以外,山地最多的国家,在没有修建现代铁路以前,从东北部的巴塞罗那陆路到中部首都马德里居然比从巴塞走海路去南美还要困难.
我从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坐火车到马德里,一路上看见全是锯齿状的山形,铁路少来绕去,因为山地阻隔,西班牙的本土存在着丰富的地域变化,所以还更不用说他的地理位置连接欧非美三大洲而造成的外部多样性了,难怪东北部富庶的加泰罗尼亚和北部凶猛的巴斯克地区一直有独立倾向,除了本土外群岛,西班牙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区,这其中最有西班牙特色的,最让它区别于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是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法国作家梅里美把小说中最有风情的西班牙女郎卡门的生活场景就安排在这里。
因为和北非的摩洛哥仅仅15公里,所以这里是当年阿拉伯攻入欧洲的突破口,东方的阿拉伯人,北非的柏柏尔人以及犹太人和残留的基督教徒在这里经历了长达八百年的多重混血,因为这个过程,在世界民族史上出现了,摩尔人(MORO)当中的非洲摩尔人和欧洲-阿拉伯摩尔人,犹太人出现了东方犹太人和SEPHARDI赛法拉迪人,这个地区在文化艺术和人群的肤色都上呈现了非欧洲化特点,塞维利亚,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三个城市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都是因为融合而产生的魅力,塞维利亚大教堂中的giralda塔之前的阿拉伯新月顶被改称基督教的女神雕塑,科尔多瓦的伊斯兰清真寺中有着巴洛克时期的穹顶,格拉纳达的阿拉布罕宫边上更是有着查理五世宏伟的罗马廊柱宫殿,文化和建筑史的欧亚融合,在西班牙人八百年的尝试中得到了非常迷人和独特的效果。远自印度,近借阿拉伯,融合吉普赛的西班牙国粹FLAMENCO艺术也诞生在这里。从人种上来讲,看高鼻梁,深眼窝是欧洲的特征,但肤色深,黑头发,黑眼睛是东方的标志,这种肤色一方面来源于阿拉伯以及北非的混血,一方面来源于西班牙南部充足的阳光和日晒,一方面也深化着安达卢西亚人的颜色认知。
与安达卢西亚地区相比,加泰罗尼亚地区因为接近法国和意大利,所以与欧洲大陆的艺术中心巴黎关系密切,东方元素少一些,更加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的浪漫文化,这一带是西班牙现代艺术家的诞生地,达利,毕加索(出生于马拉加),高迪,米罗等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艺术家都汇集于此,与法国那种古典的浪漫不同的是,这里的造型更加奔放,色彩的拼接对比更加夸张,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和其同时代的艺术家继承了起源于美索布达米亚,但却发展于地中海地区的马赛克艺术传统,使得整个城市色彩斑斓得像个万花筒一样。
中部以马德里为中心的卡斯蒂亚-拉曼恰地区山石交错,植被稀少,干燥贫瘠,乃兵家必争之地,城堡要塞遍布其间,骑士文化盛行,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就是从的风车走出,虽然文化艺术上没有南部安达卢西亚以及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特点鲜明,较为方正和严肃,但这里却是西班牙扩张和对外征服的冒险者诞生地,在军事史上以180人征服600万人的印加帝国的殖民野心家皮萨罗就诞生在这片荒漠,这里也是阿拉伯人从欧洲溃败的第一步,西班牙人的光复运动就是从这里开始取得胜利的。中国在历史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山西的山地和陕西的高原总有一种让人绝望的雄壮美,秀丽雅气的江南文人往往被出自北方的军人征服,如果中国北方的概念再放北一些的话,你就会读出中国历史的另外一层,长城以南的中国内地温顺的农业文明往往会被西域蒙古和东北亚血性的游牧民族所掠夺。(预告一下,历史地理之后就是民族性格,接下来才是建筑或者艺术专题,部分已写完,照片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