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欲无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 |
子曰:予欲无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言近来有所悟。不过反诘自己和夫子一句:“既如此,复何言哉”。文字自从文明时代伊始就变成了一种化腐朽为永恒的力量,多少人通过这微弱的符号来抗争肉身的短暂以期永世,其实腐朽怎样,永恒又能怎样?所以庄子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师法自然,顺从天意,少写两字,岂不快活?还是王维诗中的禅宗意境更有自然的体会: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聊以借诗言志,总结最近的生活.
风泉入琴兄,寥寥数言,便知我意:文字语言是成道之进身之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以载道。大道无言,老子尚有五千文行于世;禅不著字,达摩尚有四行观现于今。文字语言,道器耳。阶已登上,可尽弃之。此是后话。自古以文章名于世者众,而于更高层次的东西,文字未能描摹的东西很多,文字怕有未到处,此为言不尽意。上至于艺阶一层,暂得以补,更至于上,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无言。如此而有山水之论,山而是山,水而是水。所有一切只作为进身之阶,登高之梯。如弘一大师者是,能以才华重于世,终归青灯伴古佛,层次之进也。
封面图片:东汉-抚琴(吹箫)陶俑-国鹏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后一篇:尺八汉服古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