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看育儿“良币驱逐劣币”的“高招”

(2013-05-27 22:30:21)
标签:

效果

有滋有味

良币驱逐劣币

分类: 育儿类

据我观察,小孩子多半都喜欢喝饮料,像什么所谓的果汁了,可乐雪碧了等等,孩子看着了都爱,一般都不会再选择喝水了。

 

儿子也不例外,而我一直都对他有禁令,不怎么允许他喝饮料。通常就让他喝水、牛奶和酸奶。虽然他一直都知道饮料的坏处,知道成分对身体不好,而且他多半会遵守,但是内心底还是有一种对于饮料的渴望。

 

上周某一天,我去接他,路过一家蛋糕店。时间还够,于是顺带进去了。这家店有一点好,它除了售卖饮料,还有鲜榨的果汁。儿子之前就喝过胡萝卜橙汁,也很喜欢。所以,我又特意买了一杯。的确是我看着营业员将新鲜的橙子和胡萝卜切成小块,现榨的。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一看到有果汁,两眼放光了。喝得是有滋有味的。

 

我跟他说:果汁跟饮料比起来如何?

 

儿子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奇怪我会提这种弱智的问题:肯定是果汁了!饮料,其实很垃圾的(小子,你知道垃圾,你还经常惦记)!

 

我笑起来:原来你心底有数的啊,不是糊涂的!那我跟讲,我知道你有时候心里埋怨我不让你喝饮料。那是我对你负责任,怕饮料对身体不好。如果以后你不喝饮料,我有时间了会再接你的时候给你买果汁喝,而且我会经常给你做酸奶!好不好!

 

儿子开心不已:好啊,有了这些,我就不想喝饮料!

 

我一看,跟我想象的差不离,孩子果然还是有“品味”的!

 

后来,我想:其实,有时候我们寻求好的替代品,去取代那些不好的东西,对于父母和孩子其实都是双赢的。就像有好喝的果汁喝,有酸奶吃,孩子多半也不会去喝那个饮料了。对于家长而已,看着孩子喝健康的饮品,心里也是欣慰的!

 

想到此,不禁让我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现象,这个现象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说明下:这里讲的实际价值低的货币是指成色不足的意思)

 

这么看来,用果汁替代饮料,恰恰是在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借用一下称之为“良币驱逐劣币”!

 

发散开来,在孩子玩乐方面,也一样可以效仿此道。

 

比如说,孩子都喜欢玩电脑和手机游戏,可如果家长刻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起玩,比如阅读、下棋、打扑克牌,制作手工品,总之孩子喜欢的兴趣点都可以陪伴着一起玩的话,我想孩子自然而然会将精力转移的。有时候儿子想玩电子游戏的,也是在觉得百无聊赖的时候。(当然我们也没到痴迷的地步,如果成瘾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交友其实也一样的,有选择性地选择适合的朋友、品性好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多了,自然也就会疏离那些不适合自己的、品行不太好的。当然了,交友除了孩子本身的天性吸引外,家长适时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够通过观察引导,应该也能够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的!

 

这么看来,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将此“定律”推而广之,都是用好的来替代或者取代不好的,让孩子主动去接纳好的、排斥那些不好的。

 

家长只要用心了、肯花时间和精力,肯定可以将此“良币驱逐劣币”运用得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