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陪伴绝望主妇情感幸福时光沙漏珍惜 |
分类: 情感类 |
今天一下班,同事一催促,为了蹭车,赶紧地收拾东西打卡回家。火急火燎的,无他,只为回家陪伴家人,尤其是儿子。
回家了,饭菜都已经上桌了,一如往常般地跟爸爸和儿子一道用餐,我给儿子剥了一堆大虾,顺带还给他调了一小碟蘸的调料。等到儿子吃完了最后一个,老爸说:你妈一个都没吃,都给你吃了。
我连忙说:没事,就那么十来个虾子,辰辰吃了还有一堆作业,明天还要参加比赛呢。都是费脑子的事。
儿子有几分激动地说:妈妈,你早点说,我给你几个,你自己也要吃的,不能让我一个人吃独食!
看到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跟姥爷哈哈笑起来了。
一顿饭相聚甚欢。
晚上光是陪着儿子做作业都到了8点半多,听写、改卷子、给他将数学题,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都是头晕脑胀,自觉这样下去都要用脑过度了,赶紧喊“cut”!
随后忙乎乎地儿子吃水果、我收衣服、叠衣服,然后洗漱,等到他上了床,姥爷拿过“接力棒”,我方才得闲。累是累点了,可是心里很是舒畅。
都说儿子是妈妈前世的情人,此话一点不假。每天我跟儿子都要“演绎”每日一抱。伴随着儿子体重的增加,现在已经过了60斤了,早已经不能独自抱起,需要借着他往上一跃的力量,方可以抱起他。他也是很受用地脑袋靠在我的肩膀上,现在每每都是一股汗臭味,我总要宠溺地说一句:身上臭臭的!然后跟他头挨头的蹭上一会。没准,以后等他长大了,我不能再这样抱他了,最失落的那个人是我!
也许,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即使在初高中时期不住校,估计到了18岁,多半也要外出求学了。能够经常相对相处的时日其实也就集中在这么不到20年中。
待到工作了、成家立业了,除非父母跟子女又住到一起,否则可能也只是电话联络,节假日匆匆团聚。
一生中能够朝夕相对的时日其实细数下来真的不算多。就像刚刚看到一个网友依依不舍地写出:今天晚上是女儿高考前送到学校最后一餐饭了!我还笑她:明明是你自己情感还没有“断奶”!
孩子出生了,对于父母、尤其是母亲是最为依恋的,生理上的断奶顶多在1岁多就会完成,长至5、6岁,估计还处于情感期断奶阶段。父母的陪伴会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给TA自信和面对生活处理问题的智慧和力量。
所以,再苦再累,再别无他法,总得想出办法来陪伴孩子,将孩子带在身边的。因为这段时间是父母子女建立情感纽带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合适的时机,错过了有可能便永远无法弥补。这种关爱和情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等到父母老了,这种情感的纽带又需要紧密起来。因为这个时段的父母就恰如孩童一般,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和对于关爱的渴望。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明确的表露出来,但是不表达不代表就没有这种强烈的欲望。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去正视、去满足父母内心那点渴望呢。也许我们有很多不得已的应酬、许多无奈的这事那事,还有着面对生活压力的无助,很难有多少时间抽出来用于陪伴自己的不再年轻的父母。于是,我们的这种相伴就一次次地推迟、拖延。
想起今年第八季《绝望主妇》的精彩,精彩之处在于之中的温情,友情、亲情、爱情,都在这一季得到了升华。快到结尾的时候,LYNETTE和TOM虽然一大把年纪了,可是因为过于了解和过于平淡而分居,分开一阵子反而发觉内心深处对于对方真实的情感。可惜中间因为阴差阳错,都迟疑不肯表达。
在二人即将真正分道扬镳的时候,TOM在一个夜晚聚会外遇到了邻居,这位暮色老人正面临着跟癌症晚期爱侣死别的状况,痛不欲生。当了解到TOM二人的境况后,这位老人告诉他自己的体会,大意是:在你此生还有机会的时候,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要珍惜和TA共度的时光,不要等到人走了没了机会再去后悔!最终,因为二人心中都有爱,突破心中那道坎之后自然而然又重回彼此怀抱。
是的,能够有机会相伴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因为终究是抵不过时光的沙漏,总会有一天再无机会陪伴。
我们此生会陪伴不同的人,亲人、爱人、友人。我们可能不觉得,每一次的陪伴都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福利,而这种福利其实会用一次少一次,因为福利和恩泽不会永远常在的,正如我跟妈妈的这种相伴福利,再不舍、再不愿,还是随着妈妈呼吸的停止戛然而止。我永远不愿忆起那最后一天陪伴妈妈时难舍难分的心情,握着妈妈骨瘦如柴的手,指尖那丝丝冷冷的温度,徒留无限的感伤!
如果这样想来,有机会相伴、能够彼此陪伴着,能够共对着,就是种莫大的幸福。区别在于,我们会否去惜福,会否去创造这种幸福。
而之于我,我宁愿抛开世俗的种种虚幻的东西,也要多一点时间来看着儿子笑颜如花的小脸、聆听着爸爸的絮絮叨叨、感受老公默然地坐于电脑桌前埋首于游戏中的那份专注!
因为,我愿意在此生这凡俗的时光之中细细品味这平淡而幸福的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