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官难断家务事饮食习惯大是大非深仇大恨公公和儿媳关系 |
分类: 情感类 |
上周凑巧跟好友遇见了。
我们是有着十几年缘分的朋友,哪怕很久不见面、心底都会想着对方。现在虽然都有家有口、工作也很忙,可是见了面还是心贴心的亲切。
聊了一会,发觉世上除了婆媳关系难处的,居然公公和媳妇关系也有处不好的,这种处不好有些时候更让人伤神(试想想,一个大男人跟儿媳妇剑拔弩张的,是不是让人更加不可思议)。
当然说白了,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算不上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基本也就是生活习惯了、教育孩子的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说大不算大、说小呢,也不算太小。
对于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我若干年内,多数时间觉得跟婆婆相处要比跟公公相处容易些。无外乎脾气不相投、老人跟我们有代沟、观念几度想左。
我跟好友的差别在于,她跟公公婆婆必须住在一个屋檐下,因为老公是独子。而我,是公公婆婆嫌麻烦嫌远、也不愿意跟我们住。所以我自己在这方面基本没什么矛盾,而她因为朝夕相处、尤其是在公公对于孩子的溺爱问题、饮食习惯问题方面大家都心有不爽。
我感觉,大概有以下几点出现大家心有疙瘩的:
1.饮食习惯
这一点真是两方心底都不开心。老人呢,有些习惯吃得很咸,无论什么。我也是深有体会,包括自己的爸爸,做饭都会偏咸的,毕竟地域不同,出自的家庭也不同,有差异也不稀奇。可是双方互不妥协就麻烦了。比如,老人觉得我做饭就是这样,吃了大半辈子了。而晚辈从健康角度,认为无论老人、年轻人、小孩子,都不要吃太多盐。于是,老人做的饭,晚辈不爱吃,确实也不健康。而老人看着饭桌上的种种,心里肯定心生芥蒂。
一顿两顿大家都忍了,可是长久了,太咸、吃剩菜剩饭,好友顾及孩子,不让孩子吃有些她觉得变味了或者太咸的才,而公公婆婆看在眼里非常不舒服,就这样桌面上吃的人脸色都很难看。
于是,矛盾也产生了。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双方都自觉自己有道理,都不认可对方。
好友的婆婆性情相对温和些,公公就脾气不好,积怨久了,嘴里念叨、话里话外闲话、责难的话都出来了。我那个好友性情很平和,基本采取一个字策略“忍!
我劝她:让老公出面提建议。
答案是:老公的话更不管用,还不如她说上那么一两句,毕竟公公还对她有几分忌惮!
哎,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典型体现!
2.孩子教育问题
这个,估计十有八九跟老人一起住的家庭都会存在这种问题的。
比如,老人尤其是又觉得自己有个孙子的那种老人,基本是对孩子能抱着就不让他走着的那种。好几岁的孩子,过马路都还抱着、抱到学校去。老师都含蓄的批评:有些家庭的老人,不要这么大孩子还抱着他来上学!
好嘛,这回家只是婉转的将老师的话跟婆婆提了两句,婆婆也很婉转地又主动跟公公提了两句,公公与婆婆间的战争就此爆发了。如果是媳妇亲口跟公公说,那估计肯定是地动山摇般的“战斗”了!
家庭里的矛盾,不好调和的根本原因便是:观念诧异。而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是几十年形成的,各执己见的最终结果是:好友跟公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找不到解决的突破口,迟早大家都会憋出“内伤”的!
3.婆家、娘家关系不融洽
这种,在很多家庭都会有的。我就听说有些家庭两口子关系紧张,以致于家长知道了,抄起电话直接跟对方家长理论。
这一通噼里啪啦的,估计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如果是婆家这边,肯定是不满意儿媳,这不好那不好。
这种水深火热的关系,应该在很多家庭都会存在!并不仅限于婆媳、公公和儿媳,只有有矛盾、有冲突,就会以线性关系来体现这些紧张的“水深火热”状况。
只是,希望彼此双方都能够无相体谅,各退一步、哪怕半步也好,以此来缓解“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