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跟鸡有仇,而是它太垃圾
(2011-03-13 13:41:25)
标签:
养殖场抗生素鸡肉鸡种畸形鸡肥胖伤害变异 |
分类: 生活类 |
最近不是我刻意为之,也不是针对某种产业或是某种动物,多次在博客中提及某种食品的危害,而是食品安全问题多不胜数。今儿个无意间在报纸上又看到了《德国鸡的33天速成之旅》。我一向对于养鸡工业化有抵触,加之种种的养鸡手段和赤裸裸的事实摆在面前,更加的让人触目惊心,只恨不得自己到某个深山老林里豢养一群鸡鸭猪牛羊什么的,最好还辟个小池塘再养它一群鱼的(不是听说养什么的人都不吃自己养的东西,因为了解、所以畏惧)!
虽然可能不少人也知道鸡速成的过程,我还是想旧话新说,再次给大家提个醒。那篇文是这样子说的(我几乎不会大段在自己的博文里引用他人的文字,此篇就破个例吧,下文中蓝色字体为节选,红色字体为我自己的评论。原文作者为Nils Klawitter,基于对老外文字严谨性的了解,我认为此文的真实性是有保证的,至少没见着那些养殖集团的起诉):
在养殖行业内,没有哪一种动物会像鸡一样,在规模化生产的铁蹄之下遭受如此的压榨。现在,巨型养殖场利用持续照明灯手段,将整个饲养过程缩短到只有33天(想当年我小时候养鸡好像吃也是至少一年的鸡)。小鸡们会不知疲倦地进食(要是人多半都神经了,或者没几天就挂了。所以有说很多鸡最后也神经了,不过还是会打镇静剂类的药物的),相较于骨头,体重长得更快。
鸡笼炼狱:家禽养殖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全世界3/4的肉鸡鸡种来自于安伟杰和科步.范特斯这两家大公司。由于饲养过程中采取种种令人发指的催化手段,LTZ(埃里克.维斯约翰的大型养殖集团名叫罗曼养殖场,在此简称LTZ)的家禽饲养程序甚至可以提前一年知道那一天哪种鸡会被交付亚洲市场。如此现代化的养殖程序,直接导致了鸡种基因的退化。在这些现代化饲养场长大的鸡,即使将其放生,他们也可能在数周内死于过度肥胖导致的心脏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出现了有钱人吃菜,穷人吃肉的情形,因为肉,尤其是鸡肉是很便宜的,便宜的代价就是畸形非正常的养殖)。
事实上,当雏鸡被送往养鸡场后,由于刺激它们会变得过度肥胖,一直公鸡甚至可以生长至20公斤。在它们生长的后期,基本无法再狭小的鸡圈内充分活动,大多数鸡完全是在茫然增重中度过。如果没有注入抗生素,很多鸡甚至无法活到被送入宰割场的那天(调侃一下:以后估计有人诅咒他人,可以用“愿你下辈子成为养殖场的一只鸡”这类话来发泄了)。
集约化养鸡场造就了很多基因退化、变异的鸡种,如果没有抗生素的作用,羸弱的鸡群很容易感染上疾病,而这种风险仅靠行业自律显然是不够的(多少利益链和利益人群在里头,我不说,行业潜规则,你也懂的)。在食物链的最终处,那些吃着毒饲料、打着抗生素(有些可能会打镇静类药物,原因见上)长大的畸形鸡仔被处理成肌肉卖给消费者。经过食品厂商的多年洗脑(下次听着“有了XX基,生活好滋味”这类的音乐就当咒语来听吧),消费者们习惯于津津乐道鸡肉的廉价,殊不知这些经过33天催化饲养的“美味,将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虽然如今食品已经由不得我们选择了,像我自己那种归隐山林自己养殖纯属痴人说梦,但是大型养殖场出来的鸡肉实在是吃下去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不能想象:小孩子从小就吃这种畸形变种、全身充满抗生素等药品的鸡肉后,将成长为什么样子!估计像XX基、XX劳之类颇受孩子和成人欢迎的以鸡为主打的快餐食品,多半鸡肉也是来自上述描述的养殖集团。
我想说:除了那种真正的土家鸡,如果爱一个人,就不要让他/她吃鸡了,至少也要少吃。当然了,如果你痛恨某人,那么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