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7岁儿子谈论克隆人的社会伦理问题
(2011-02-23 19:48:56)
标签:
血缘关系伦理社会财富分配家庭长幼克隆人 |
分类: 育儿类 |
昨天晚上,一下班就回家了,正好还赶上和儿子、老爸共进晚餐。
儿子吃完饭后没有马上做作业,在旁边休息几分钟,边自己用材料拼凑做东西边跟我聊天。因为晚餐席间跟他因为解释贫富的问题谈论到了社会财富分配的“28原理”,即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80%的人占有20%的财富,我和他姥爷一致把我们家归为80%的人当中,顺便推理出我们要好好工作、努力赚钱;他要好好学习的结果。
可能他听了心有所思,在玩的时候跟我说:“妈妈,要是我能有魔法(估计受我影响,喜欢一些科幻、魔幻类的电影、小说)就好了!”我问他:“怎么讲?”他很兴奋的说:“你看,要是你想要个什么,不用那么辛苦赚钱我就能变出东西来,你说多好啊!”我呵呵一笑:“那这样子的话,你不是自己努力换来的东西,那种成就和喜悦感都没了,是不是也挺没意思的。”他想想说:“也是的。不过,那能不能变出人来呢?”我一看他还“浮想联翩”了,于是放下手中的筷子正正经经的跟他交流;“变出人来呢,目前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像克隆羊那样,真要是克隆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儿子很好奇:“那妈妈,为什么没听说有克隆人出来呢?”
这问题提出来了,我也不能回避呀,索性就把他当成人对待了。于是我就告诉他:“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克隆人,而且正常克隆出来的生物(暂且用生物一词来形容克隆后的个体了)从遗传学角度看是携带着和被克隆对象一样的基因,但是之所以不允许克隆人,是因为社会伦理的问题,或者说是社会伦理禁止克隆人。”他很疑惑的看着我,我知道这个“社会伦理”一词他肯定没懂什么意思,只好举例子了:“什么叫社会伦理,最简单来说,我们一家是一个家庭单位,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单位组成的。家庭里就有长幼之分。比如姥爷是我的爸爸,我是姥爷和姥姥生的,我和他们有血缘关系;而同样你是爸爸妈妈生的,我们之间又有血缘关系。所以你和姥姥姥爷也是存在血缘关系的。而我们的家庭就是以这个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存在的。这种长幼、血缘都属于伦理范畴。可是,你想啊,如果一个家庭里按照其中一个成员为模板来克隆出一个同样的人,这个克隆出来的人和原来的模板携带的遗传基因几乎是一样的,这被克隆和克隆的两个人之间关系该怎样界定,克隆出来的那个人和原来的家庭其他成员关系又该怎样界定呢。这种关系目前是无法明确的,而且还打破了原来那种一代生一代的血缘规则,你说这样子克隆的话是不是会很乱?”儿子点点头。
我又接着说:“还有啊,如果出现坏人有不好的目的,故意去克隆一个人,利用克隆出来的人做坏事,你说是不是也不好啊。”儿子说:“那是的啊,这样也会出问题的。”我估计他应该能听懂个7、8成,所以说:“有些事情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国家也会考虑和顾及社会伦理呀、法律呀、道德这些方面的问题。只要有问题存在或者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么这件事情就不会被允许去做,至少明面上是会禁止的。”
儿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叹道:“哦,原来这个克隆技术也不是随便都能用的,还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妈妈,我知道了。”我笑着摸摸他的头。
其实,我也是在心底暗暗的长吁了一口气:这“对付”个7岁的孩子都如此的不易,连伦理道德都搬出来讲了。等他再大些估计我自己这点知识也不够用了,看来我也得与时俱进了,而且是要与儿子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