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正方形题目菱形卷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主角陪伴应试教育放任自流 |
分类: 亲情类 |
昨晚家里上演了一幕颇为有趣的“戏剧”:我和老爸各人管教各人的孩子!
事情的起由是这样的:
儿子上学后我比较懈怠,也是出于“无为而治”的教子理念,而且经常回家后我因为疲惫还有想放松的目的,要么玩游戏、要么就在我的博上添加些花花草草什么的,反正多半除了完成老师要求的报听写、签字后,就是自话自说的在房间里。时不时还和儿子一起玩游戏,不亦乐乎!
前几天因为办公室实在事情太多,无奈就又重新熬夜加班,回到家都11点了,昨晚是稍早些8点多到家的。一进家门我洗完手、收拾了一下自己就赶紧给儿子报拼音听写。报的同时我就无意中翻看了他的书包,结果居然看到一张数学卷子,而且在题头鲜明的标注着“84”分,似乎咧着个歪歪的大嘴朝我讪笑着,再一看,有些非常简单的题目做错了(当然也有些颇具难度的题目)。
顿时,一股无名火从心内起,当即我就大声对他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次考试考成这个样子!”儿子怯生生的看着我,不敢言语。我接着把卷子扔到桌面上:“你看看,这次考试有些题目这么简单,你居然都做错了!”儿子说:“我,我搞错了!”我的手指就指过去了。
一顿呵斥后,我稍稍平息下来,坐在他身边,要他把错误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做了两题后,我发现了他的一个问题:有些题目不是不会,而是没有熟练掌握规律,比如在一堆各种形状的图形中针对某种特定的图形数数,他搞不好就疏漏了。我告诉他,要么从左到右、要么从上到下的数数,反正就不能从中间或者杂乱无章的数。儿子点点头,重新来过。其实稍稍认真点就作对了。
其中有一件事,我是啼笑皆非,不知是社会教育环境的错,还是儿子的理解出了错。卷子中已经有圆柱体、球体、菱形这样子以前我们恨不得高年级或者初中才会出现的东西了。其中一题是从一堆图形中数有几个正方形,我打眼看去,明明只有一个正方形,可是他的答案是“两个”。我就问他第二个在哪里,他犹疑了一下,指着那个菱形说:“妈妈,这个是!”我气呼呼的问:“这明明是个菱形,怎么就成了正方形。”儿子停顿了几秒钟,看着我迟疑的说:“可是,我觉得菱形明明是正方形躺下的样子!”我当时暗自惊呼:“老天啊,他怎么这样想。不过,好像也有点道理,(要是在国外估计老师会大大的夸赞他的)正方形躺下了歪着身子也确实就是菱形的样子。”我还是平静了一下自己,对他说道:“可是,这是考试呀,题目问的是什么,你就要照着答题,菱形就是菱形,不能理解为变形的正方形,或者躺着的正方形,你看菱形和正方形还是相差很远的,顶多就是个亲戚而已,但是亲戚就是亲戚,是不是同一个人(多无奈的说教和要求)?”儿子摇摇头,我又问:“那你现在认为有几个正方形?”儿子说:“一个”。
于是,就这样,一道一道题的,我俩一起重做,关键是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有些,像把类似一个魔方斜面剖下去,数有几个立体方块,因为除了第一层,下面每一层会依次有部分被挡住,数起来还是要充分的发挥形象思维能力的。一开始我都数错了(原谅我的粗暴,题目还是有难度的),后来我俩饶有兴趣的研究起来,个人找到了个人的方法,后来我还又在下面添加了一层,儿子也慢慢的做正确了。
渐渐地,儿子的脸色也好起来了,虽然两颊边还有泪痕。做完后,儿子信心也增添了不少,有一道题,他告诉我:“妈妈,这个我以前没见过,所以做错了!”我告诉他:“那很可能以后你经常碰到从未见过的题目,首先不要害怕,但凡出来的题目多少跟你平日学的会有联系,仔细看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按照平日做题的方法慢慢来,没关系的!”儿子点点头。我接着说:”题目不会做没关系,可是会做的题目我们一定要认真作对,如果觉得很吃力或者压根就不会,每天回来告诉妈妈,妈妈和你一起研究,妈妈不会妈妈会去想办法解决。可是不会的自己不说就不对了。记住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随后我又把老师特意给的一本数学题集拿出来和儿子一起研究了一会,转眼就10点半了。我于是让儿子漱洗上床睡觉了。
回头给儿子准备铅笔的时候,我发觉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1.错误的估计了儿子学习的能力,至少是入学后放任自流。一部分是我太过于相信儿子了,另一部分是我自己有偷懒的思想。殊不知,一不小心偷个懒、打个盹,就容易发生问题,就像今天这张卷子一样。分数低是次要的,有那么多共性的问题出现在他的学习中。
其实,对于孩子来讲,趋利避害是天性,像儿子每天正常完成作业已经是上限了,通常孩子也不会把玩的时间来出来和妈妈探讨试卷或者疑难的问题。他估计还没有这个自觉性和驱动力。如果我在不从旁指导和陪伴,真会成为听之任之了!
哎,做个家长咋就这难呢,这是我跟老公的哀叹!当晚,我对晚归的老公说:“以后,我戒游戏,减少写博的时间!至少在儿子睡觉前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有时间我也要陪着他,学习和玩。做家长还是要有奉献精神的。以后他能够自己安排学习了那就另当别论。你也注意点,不要在孩子面前不停的玩游戏,除非是他考试好作为奖励和他一起玩!”老公也赞同我的意见。
于是我俩达成共识,我也将尽可能的腾出空余的时间,少在单位加班,一加班就没人报听写。老人也不会这些,没有能力辅导。难怪我在房间吼儿子,老爸在门外吼我“自己都不管孩子,还死命的批评他,你也不想想自己怎么当妈妈的!”呵呵,说得也在理。
2.实在没有料到,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接触那么多有难度的题目:形象思维的、空间想象的,还要识别文字游戏。想想他们还没开始识字,可是分明一道一道题目都得自己看得懂意思,什么圆和球体,正方形和正方体,圆柱和椎体,我都搞混了。
哎,不能怨题目难,现在考试就是这样子;爹妈都不是高智商自然孩子也不会是神童!
罢、罢、罢,谁让我是他妈呢,谁让咱们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主角呢!
所以呢,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一直陪伴在他左右,和他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一同生长、发芽,当然,开花和结果就是他日后自己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