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读新闻看微博,最有意思的是读网友的跟帖、评论。比较正式的新闻报道,以及评论员文章,因为要讲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不能有明显站不住脚的地方,因此写文章的时候很容易有心理压力,写起来往往不够放松,不够生动,作者的个性发挥受到限制。但是网友评论就不一样,嬉笑怒骂,毫无忌讳,不但性情全出,你还能从跟帖评论中揣测其身份、生活背景、思维特点等等个人化的东西,从他说出来的话里读到他无意识透露出来的东西。
昨天,即11月26日13时18分,章子怡在她的微博@稀土部队上写道:“北京又是重度雾霾,大人有口罩[口罩]可没有谁家的孩子愿意带口罩,憋得慌、喘不过气儿,本能的抗拒。而且新闻里说,不要长时间给孩子带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功能会被人为削弱,对病菌的抗御能力也会变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怎么办呢?可怜的孩子们!我选择室内无数个空气净化器;室外,没选择,直接抱上飞机走人!”
本来,章子怡的微博是因雾霾而发,却跟“爱国”联系起来了。有人直接开骂“赶紧滚回你的国家,美国。”
从这条评论,大致可以断定,这是一个爱国心很强烈的网友。这条评论的潜台词是对章子怡到美国去生孩子的不满——雾霾跟美国有什么关系?章子怡在微博里说“上飞机走人”,也没说是去美国,但这个网友条件反射似地想到了美国。
章子怡在美国生孩子是什么时候的事?是去年还是今年?印象中网上看到这事已经很久了。在哪里生孩子是人家的私事,虽说是明星,是公众人物,但在哪里生孩子是人家的权利。明星若不爱国,别人可以评论、谴责,但是,公众不能规定人家的爱国方式,不能说你必须把孩子生在自己国家才能证明你是爱国的。
如果不放弃这种逻辑,你会累死,那么多明星,你监督得过来吗?监督了人家不听,你心里更加堵得慌。爱国应该是件愉快的事,或痛苦的事。痛苦是一种悲剧,是有审美价值的。而“堵得慌”没有审美价值。“赶紧滚回你的国家去”,都已经爆粗口了,粗口没有审美价值。人家在美国生了孩子,看孩子一天天长大,内心充满快乐,而你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放不下,一想起来就堵得慌,而人家根本就不知道——爱国是一件好事,爱国无论如何不应该爱到这个份上。
另一位网友的评论则比较高大上:“这满满的优越感,章小姐讨厌中国的空气,但不讨厌中国的人民币啊。话说章小姐作为公众人物,赚的人民币也不少了,为了中国的环境保护贡献了什么?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改变!”
这位网友不应该在这里发评论,应该去做一家党报的总编,去实践“导向作用”,否则真的屈才了。但是,我有一个观察,一个人,只要升到处一级,一般就不太会在自媒体上实名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既不发表正面的、导向作用正确的言论,也不会发表个人化的看法,基本上连调侃、搞笑都免了。在网上比较多地发表观点的,多数是在体制内不担任什么职务者,或者说,是普通民众。不懂这个区隔,或者懂但无视这种区隔,一般是做不成官的,做了也升不高,或者要被撸掉。
说远了,回到这条以导向为己任的微博——普通民众的身份,不影响这位博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报纸头条,每日不落地关注新闻联播;时间一长,很容易养成一个习惯,一种立场:站在领导的角度看社会,站在领导的立场判断是非对错。比如,普通民众是从自身的遭遇,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来判断事物的对错好坏,雾霾让我不舒服,尤其对婴幼儿健康有害,那我就吐槽雾霾,或吐槽产生雾霾的环境,吐槽不利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其他有关因素。总之,我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但是,在注重导向者看来,这样做错了。这位博主不承认章子怡有吐槽微博的权利,反而责备她对环境保护没有贡献。没有利用名人效应对社会发挥作用。普通人或不掌握公权力的人,守法劳动纳税是对社会的贡献,除此之外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他再做其他贡献。有的网友就认为章子怡发这条微博,引起大家注意,名人效应已经产生了。照理,“导向微博”本身就是被章子怡的微博引发的,你自己就是名人效应的一个证明,为什么这位导向爱好者看不到或不承认呢?原因还是导向,章子怡的微博会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问责,问责就问到政府头上,就不是正能量了,导向爱好者就着急起来了。
“章小姐讨厌中国的空气,不讨厌中国的人民币”,这句话很厉害的,把雾霾说成是“中国的空气”,你吐槽雾霾,就是攻击中国的空气啊!在逻辑上,这是偷换概念;如果有意这样做,说轻了,是不诚实;说重一点,是构陷——接下去,把不爱国、抹黑中国罪名搬出来,是很符合逻辑的。这种爱国论,把爱国与健康等个人权利对立起来,结果是把爱国弄成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把大家弄得不敢爱国——这还叫爱国吗?爱国,难道不是让国家变好,变可爱?站在雾霾一边,把雾霾美化成“中国的空气”,吓唬被雾霾伤害的人们,这是爱国?还是害国?
在章子怡这条微博后面的评论里面,这样的“导向”评论是少数,但是,在线下社会里,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往往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观点占上风,即被单位领导看好,容易被视为正能量,容易被提拔被评为优秀分子。所以,在讨论公共话题时,永远不会缺少站在雾霾一边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