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李老师的自我牺牲,不能再有

(2016-04-28 18:05:37)
标签:

杂谈

台州经济开发区一所幼儿园的小李老师,因为担心自己怀孕请假,孩子们不适应新老师,就去医院做了流产手术,失去了一次做妈妈的机会。幼儿园的陈园长和很多家长知道后,既被感动,但也很心痛。陈园长曾经劝导过小李老师,但没有用。知道小李老师做了手术后,从事幼儿教育20年的陈园长哭了:这个傻孩子!

因为各种原因更换老师,是学校工作的常态,每一个学校、幼儿园都遇到过;老师因为担心小孩子不适应新老师而不要刚刚怀上的孩子,是特例。孩子不适应新老师是暂时的,幼儿园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只有应对得当,换老师对小孩子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失去一个孩子,对一个母亲,对一个家庭来说,打击太大了,损失太大;而且后续效应很难估量。虽然小李老师对幼儿园孩子的爱让人感动,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小李老师不该这么做。

多年来。社会一直高调提倡为大我牺牲小我,为集体牺牲个人。早个若干年,小李老师的行为很可能会被树立为先进典型,被极力推崇、提倡。但是,这次,众多家长和陈园长都替小李老师感到心痛,表现出强烈的人性、人情和人道精神。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种源自千万普通人的感情,才是全社会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大我”是无数个“小我”组成的,集体是无数个个人组成的,如果“小我”都为“大我”牺牲了,“大我”不就成了一个空壳,一个空洞的概念吗?只有充分尊重、保护每一个个人的所有的合法、合理的权利,社会机制以谋求每一个国民的幸福为中心,让每一个个人都幸福起来,从精神到体魄都健全起来、强大起来,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可能是强大的。

为什么小李老师既让人感动,又让人替她感到心痛?感动是因为小李老师的善;但是,这个善是通过自我牺牲,自我压抑来实现的,才让人心痛;也就是说,这个善,只是对幼儿园孩子有意义;对小李老师是不善的,所以让人觉得不忍。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即对师生双方都是“善”的方法呢?小李老师跟孩子们的感情很好、很深,为什么不把李老师的担心告诉孩子们呢?让孩子面对李老师的难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心,让他们尝试体会、理解李老师的难处。既然小李老师已经和孩子们形成了一个互爱的情感世界,也完全可以把新老师也引入、融入这个世界。假设他们都组成一个小李老师的后援会,大家一起来想像、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会不会是一次充满了爱的教育活动呢?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生命、理解生命,让生命与生命联结,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生命变得强大?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甚至没有被想到——习惯于提倡自我牺牲、自我压抑的人们,想像力、幻想能力、基于情感的创造力萎缩得太久了!以压抑、内敛为价值取向的情感,是缺乏辐射力、感染力的,生命与生命是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正是因为没有以生命为源头,很多所谓的“感恩教育”沦为了“洗脚秀”、“下跪秀”;只有热闹,没有内容。小李老师的痛,正是深植于这样的文化土壤;所以,小李老师的痛,是我们共有的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的风险
后一篇:祭陈忠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