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4年夏,青岛。我问李彦宏,Google为什么要收购新闻组,李彦宏告诉我,“是为了内容。”我当时,没明白,搜索引擎收购内容干嘛?现在,我明白了,在搜索引擎看来,互联网每产生一份内容,都是在为它的事业添砖加瓦。在搜索引擎看来,所有的网站都在为它贡献内容。
2.
我现在明白,张朝阳为什么一定要做搜狗了。他做搜狐,做得好,即是在给搜索引擎提供好的内容,心甘情愿地提供,拼命SEO地提供。狮子王中的土狼在造反之前说:“我不愿意活在食物链的底层。”
3.
Web2.0、SNS、Blog、博客等等应用让用户交互起来之后,用户就开始互相问:“你的MSN是什么?你的QQ号多少?”web2.0每发展一个用户,就给IM贡献一个好友。
4.
1997年,微软发布的IE4.0,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频道订阅的概念。大家都怕微软垄断,所以,众网站都不支持微软这个“推”技术。微软想让大家通过浏览器聚合资讯的野心没得逞。
5.
2003年之后,RSS阅读方式,越来越被用户接受,2006年推出的IE7开始支持RSS,微软在10年前,做不成的事情,最后用户又让微软实现了。我想微软在后续的IE版本中,一定会无限制地强化RSS功能。
6.
网民最早接受信息接收方式是浏览门户网站,后来是到搜索引擎搜索,再后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RSS定制自己的信息。如果用户习惯了IE是门户,是信息的主要聚合暂时方式,那么,不仅打击了门户网站,还打击了搜索引擎。
7.
微软曾经想用Passport一统江湖,站在网站食物链的顶部,由于网站之间共享用户的需求,并没有想象的强烈,这个计划失败了。
8.
搜狗做输入法,Google做输入法,为的都是将自己的触角前移,离用户近点再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