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Web2.0研究(转载) |
AOL基于其IM软件AIM推出了 AIM Pages ,与此针烽相对的是,MySpace迅速了抛出了MySpace IM ,AimSpace VS MySpace之战终于爆发。
IM显然是两者斗法的关键。AIM在美国IM市场占主导地位,90%的MySpace用户使用AIM进行在线联络,因此AOL成为MySpace最大的威胁。拥有IM垄断权几乎意味着拥有一切,QQ是国内的最好案例,它的触角无论伸到哪个领域都会引起此领域的足够重视。面对这样的局面,开发自主IM(如果有这个能力的话)是不被别人卡住喉咙的不二砝码。
我认为谁能玩好(不仅仅看市场占有率一个指标)IM,谁才会笑到最后。这里想谈谈IM和SNS,不准备从字眼上分析两者谁包含谁。我把SNS分成简单的四个阶段:BBS、论坛、社区、SNS。我把IM看成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它允许你把自己所有的信息整合进去,说成“个人信息管理门户”这个概念会更容易理解。IM今后会和SNS完全融合在一起。
IM和SNS融合渗透目前看来有两个主导方向。
方向一:SNS→IM?
在SNS用户聚集的基础上杀入IM应用。网站门户、盛大、淘宝等均如此。
方向二:IM→SNS
专业IM在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后切入SNS领域。如AOL和TENCENT。
下表简单列出了国内的主要IM及其SNS所处阶段:
公司 | IM | SNS阶段 |
网易 | 泡泡 | 社区 |
搜狐 | 搜Q | 社区 |
新浪 | UC | 论坛 |
盛大 | 圈圈 | 论坛 |
淘宝 | 旺旺 | 社区 |
腾讯 | 论坛 | |
雅虎 | 雅虎通 | 社区 |
谷歌 | GTalk | 不明朗 |
微软 | Live messenger |
社区 |
很多P2P软件也属于IM范畴,还有TOM-Skype等,不展开了。Google比较特殊,它以Gmail为核心进行整合区别于Microsoft的Live messenger,以后讨论。
另外,AIM Pages
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概念很有意思,Gmail里存储GTalk聊天记录也很有意思。哎,掐指算算,发现已经不用QQ一年有余。
文章引用自:http://blog.donews.com/zhangxiang/archive/2006/05/12/8656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