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4518efc3g834df17e3936&690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时节,气候转暖,冰雪消融,草本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则准确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气象特征。
清明,既指节气,又指节日。在中国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引成传统的的民间节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里,清明又有十分丰富的清明文化趣闻:清明习俗、清明诗词、清明谚语等等独特的文化内容,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祭祖扫墓是其中主要活动。关于扫墓习俗,早在秦明以前就已经形成,但日期不定。自唐朝开始,才约定清明节当日为祭祖扫墓的时间,它表达了我国人民一种追根思源的表现。清明节扫墓,有的地方叫“做清明”,江南等地叫“上坟”,而“上坟”也有不同规矩,不过现代人不少规矩已渐渐淡出,年轻人往往流行以鲜花以示哀悼。清明踏青由来已久,春色如画,人们走出户外,既扫墓祭祖,缅怀对先人之情;又踏青春游,享受大自然的良辰美景。清明吃艾青团子为清明食俗,流传于江南一带。清明插柳植树古已有之,至今民间仍有清明插柳植树的习俗。此外,还有清明放风筝等等不少习俗。
清明诗词
清明如画,情趣盎然,有多少历代文人墨客在春的美好时光及民间节日中留下了诗与词,成为诗海中一束浪花。
如唐代杜牧的《清明》诗十分有代表性的描写了春的气候特点及行路人的情绪与希望: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可花村。
诗意十分清晰形象,描写了春的气候特点及行路人的情绪与希望。
清明谚语
清明谚语除少数与气象有关外,其余多为农事耕作内容。而不同的地区的清明谚语,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一定地方文化意义。
如: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
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比。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清明前后一场子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时节又是一年新茶采摘与品尝新茶时,因此在农事谚语中有关茶叶方面内容的谚语值得一提,有专家认为它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文化现象。历史上关于茶叶谚语的记载从唐末就有所闻,目前我们能看到茶叶谚语有三大类,包括种植、采摘、品尝。这里摘录几条关于品尝方面的茶谚语:
清茶一杯,神气百倍。
粗茶细喝,细茶粗喝。
评茶三桩,色味与香。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