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一揽子新政助力精准扶贫
11日,人社部公布《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的意见》,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社保、贫困地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大中专毕业生、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补贴、跨省务工人员给予交通补贴等提出一系列政策。(8月12日《新京报》)
通过网络舆情看出,网民对人社部此次出台的一揽子新政反响强烈,毫不吝啬地给出很多点赞。
与人社部年初发出的社保大“红包”相比,这次受益人群虽不算普惠,但涉及的群体仍然较为广泛,既有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外出务工人员以及贫困家庭子女。政策围绕一个总的目标,即吸引人才往边远地区流动,提高边远地区工作人员待遇,促进贫困人员就业,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可以看出,政策的导向作用明显,调节力度很大。
这次人社部新政中蕴含很多“干货”,延续了本届政府一贯的惠民利民的路径,给特定地区、特定人群送上了一份福利大套和政策“红包”,体现了因地制宜和精准帮扶的要义。由于脱贫攻坚是此次一揽子政策的主旋律,就业帮扶也是人社部门最近三年的中心工作。而从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上的就业帮扶还存有误区,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帮扶难得要领,脱贫难见实效。有的地方重视“嘴上贯彻,纸上行动”,而忽视实质性帮扶,对贫困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只满足于工作推荐而缺乏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深层次帮扶,有的地方只重视首次推荐,而对失业之后的再就业跟进帮扶不够……这些既反映出家庭贫困人员就业脱贫难度之大,也暴露出基层一些人员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帮扶不力。
政策要落地,好饭不怕晚。人社部的一揽子新政,将给基层带来切实可行的抓手,有利于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当然,人社部出台的好政策,往往要靠基层的理解、配合和落实,才能相得益彰。有些工作是上面出政策,下面拿资金,这样会给基层带来一些负担,比如,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贴,就是一项很为繁琐的工作,需要基层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执行中会不会遭遇肠梗阻,出现走样变形被打折扣状况,就需要在出台政策时认真谋划,只有考虑周到细致,才能保证执行顺畅。为此,希望各级各地,能充分理解人社部的初衷,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这一民生工程,认真把好政策执行好,让其真正起到惠民生、稳就业、促发展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