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挡不住 赶集送春风
■
不久前,在一非工作场合,市就业服务部门人员与其它单位人员闲聊,说到我市所属的来安哪天逢集,前者说是一、五、八,后者说是二、五、八,两方各执一词,最后竟然打起赌来——谁输谁请客!后来,经咨询熟悉来安县情者和当地人社部门,证明就业部门人员所说无误。赢了赌约之后,就业部门人员说,我们搞赶集招聘,一年有四五个月在基层跑,各县市区大的乡镇哪天逢集,我们都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和我们打赌,岂不找输!最后虽然没让对方请客,但无形中赢得了人们对就业人的赞赏。
■
近年来,随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滁产业园的迅速发展,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东向桥头堡,我市建设步伐加快,入驻企业增多。据2012年统计,滁州市开发区及苏滁产业园企业达1580家,用工总量达到138000人,缺工近21000人。此时,仅靠在人力资源市场设个咨询台,发些宣传材料,搞守株待兔式招聘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和招工难,市人社局就业服务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转变思路,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政策宣传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和用工招聘平台向农村乡镇转移,赶集招聘应运而生。
赶集招聘,即由就业部门牵头,缺工企业参加,赶赴劳动力富余的乡镇,利用农村逢集日开展大篷车式的流动招聘。据统计,自2012年至2014年,滁州市就业部门共组织赶集招聘138场,为企业招聘员工18000多人。配合赶集招聘,滁州还开展了接外地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观本地优秀企业等活动,让他们了解滁州的发展和变化,熟悉本地企业的工作环境、食宿条件和薪酬待遇,引导他们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
由于到乡镇赶集招聘大多安排在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所以便经常出现普通人越闲就业部门越忙的现象。赶集招聘虽是春风行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要参与进来,并非如春风拂面那么轻松惬意,从去半塔的那场招聘就可见一斑。
2013年2月7日,已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了,滁州又下着大雪,其他单位人员早在谋划放假准备迎接新年了,可按照既定安排,第二天在来安半塔还有一场赶集招聘活动。半塔距离滁州有60多公里,之间有一段20里长山,由于这一路段弯多坡陡,一遇恶劣天气便要封路。看着漫天大雪,想到山路难行,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提议不如取消明天的赶集招聘。这时,就业服务部门人员说,活动已经宣传了,企业早作准备了,老百姓都已知道了,若取消招聘会,企业和老百姓都不会满意。现在我们不仅不能取消,还要把明天的招聘会认真组织好。路难行,我们可以提前走,慢些走,真不行就下车步行,总之一定要按时赶到。于是,招聘人员凌晨4点多便出发了。由于路面结冰,车子不停地打滑,路边不时见到汽车追尾引发的交通事故。上长山时,竟要下来推车前行。
一路顶风冒雪,一路担惊受怕,上午7点,招聘小分队准时赶到半塔,赶集的群众把招聘摊围的水泄不通。一位赶集的大叔激动地说:“昨晚下大雪,我们还以为今天不办了呢,没想到你们还是来了。像我们这些乡下人,信息不灵,以前听说市里、县上有招聘会,可是赶过去后就已经结束了,现在好了,你们直接把企业带到家门口,只要我们和企业对上了眼,现场就可以签约,实在方便多了”。还有一位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知道是春风行动,现场感叹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风雪挡不住,春风喜煞人”。看到如此情景,听闻如此赞许,参加活动人员觉得付出再多也都值了。
■
从最初领导交办任务,到就业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现在的赶集招聘已经成为滁州就业部门的一项常规作业和知名品牌。在就业部门的热心帮扶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减少,选择在本地企业就业人员越来越多。通过赶集形式的帮扶招工,企业缺工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市就业服务部门为此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招工帮办先进单位”。更为可喜的是,当初的“燕南飞”,如今已“凤还巢”,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把在外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在家乡投资建厂,2013年全国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滁州举行,一位定远小伙就在会上分享了他返乡创业的成功经验。他在台上笑,而付出艰辛劳动的滁州就业工作者则在人丛中笑。
一年一度的春风行动会有结束的时候,但就业部门的服务并无止境,他们还会一如继往,续写好“春天的故事”。
(备注:该文在全国“我和春风行动的故事”征文中获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