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几千块”,这回复有点拽
| http://epaper.jwb.com.cn/bhzb/res/1/241/2015-01/08/14/res10_attpic_brief.jpg |
| 漫画/刘畅 |
哈尔滨“1·2”火灾事故致5名消防员牺牲,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难发生时,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嘉兴身穿一件价值不菲羽绒服现身火灾现场,引发了网友围观,他被网友称为“棉服哥”。 “棉服哥”所穿羽绒服品牌为蒙克莱(Moncler),国内售价在万元以上。而石嘉兴回应媒体称,其羽绒服为女儿由国外购买,不过人民币几千块钱。(1月7日《华商报》)
按理说,东北比较寒冷,官员穿一件既保暖又像样的羽绒服,应该不是大问题。但是,石嘉兴秘书长出场为何让人感到不快?
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从那张“惹事”的照片上看到,救灾现场的石秘书长昂着头,背着手,派头十足,官气凌人,给群众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其次,那篇“领导高度重视”的灾情通报,不说出自秘书长之手,起码要经过他的审核把关才能出炉,这也让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减去了几分;最关键的是那件高档羽绒服,细心网友已经“淘”出价格为一万一千多元!“一件衣服一万多,一个鲜活的生命只值两万(后来证实为误传,牺牲的消防战士补贴远高于2万)”——这种不对等信息,加剧了网民不满情绪的漫延。随后网友最关注的是,石秘书长这件衣服是否为自己花钱所买,他的工资能否支撑起这种消费?
这年头,一支香烟、一块手表、一根皮带、一个表情……都可能成为溃堤“蚁穴”。也许深知网络厉害,石秘书长的回复倒也及时,称衣服“由女儿从国外购买,不过几千块钱”。前半句回应了衣服的来源,并非他人行贿所送,算是打消了“来源不正”的追问,只是报道中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石秘书长称,灾情发生时他在北京女儿处,因为情况紧急,就直接从机场赶往火灾救援现场,没来得及换衣服。这说明他在平时是不穿这件衣服的,而自己花钱买的衣服只能束之厢底,在注意了衣着小节之外,是否也反映出底气不足?至于后半句的回复,显然让人不爽——“不过几千块”,到底是多少块?我们承认国内外价格有别,但八九千块与两三千块还是有差别的。用“不过”来修饰几千块钱,举重若轻,或许是对网友所说的一万多元的反驳,但另一方面,难免让人以误解,即在石秘书长眼中,几千块钱只是买萝卜青菜的小钱?须知,目前哈尔滨低保每月只有四五百元,官员一件衣,动辄几千块,难道还嫌少嘛?!
“不过几千块”的回复中,多了轻漫与不屑,少了民生之痛感,拉远了官员与百姓间的距离,是一个很拙劣又恶劣的回复,只会招致公众反感。衣着穿戴,虽是小事,看出小节,甚至能牵出大“鱼”。在一个个官员因小节问题被牵连查处的时候,笔者则为“棉服哥”捏一把汗,但愿他能经得住审查,不会成为又一个倒霉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