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拆迁人员最可爱”背后的“拆那”特色

(2014-04-17 06:54:32)
http://jnsb.jschina.com.cn/res/1/20140417/83571397685191828.jpg

叶传龙

近日,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官网刊登的一篇讴歌拆迁工作的文章,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浉河区委书记称拆迁工作人员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人”。而与此同时,有网友发帖称,在浉河区的这次拆迁中,他家遭到野蛮拆迁,父母还被打倒在地。(4月16日《南方都市报》)

 

拆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摧枯拉朽,新陈代谢,让旧貌换新颜,自然是好事,再若拆迁人员心系拆迁,为了完成任务,跑破了腿,磨破了嘴,宁愿瘦掉身上肉,也要让待拆建筑变砖头。此时的拆迁是在正常履职,他们尽职尽责,吃得了苦,挨得了骂,受得了委屈,这样的人被称“最可爱”,也很正常啊!

 

拆迁本无事,关键是拆迁的目的是否正当,手段是否正当,程序是否完备,过程是否规范。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书记极力赞扬拆迁人员“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同时,被拆户却曝出遭到野蛮拆迁,父母被打倒在地,他曾就此事上访,被当地人接回来拘留在信阳第一拘留所。此时的拆迁者还配享受“最可爱的人”称号?

 

不被老百姓认可的拆迁,虽然有个人利益和个人境界隐含其中,但从现实来看,也不能全怪老百姓的不理解、不配合,而是拆迁过程中确有诸多不合理。地方长官手一指,一个地块便没了,这样的官员也被群众戏称为“一指没”、“x大锤”, GDP心态浓烈,个人意志为重,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百姓的死活,抡锤就砸,手指便没。而拆迁人员如果不管对错,“积极”响应,野蛮强拆,鲁莽地为领导解围救急。站在领导角度,给出“五最”也可以理解,而网友给出的另一种“五最”——最无耻、最无赖、最残暴、最冷酷、最缺德,才是这类拆迁人员最好的画像。

 

拆迁人员的形象被负面化,与这一群体的乱作为不无关系。由于一些拆迁人员的骄横跋扈,野蛮,引发了很多群体性极端事件,激化了官民矛盾,败坏了政府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对这样的拆迁人员再高调地赞美,肉麻的粉饰,就并非“仁者见仁”问题,而有鼓励强拆、纵容违法之嫌。

 

曾经流传一个段子,把中国英译称为“拆那”或是“拆哪”,就很形象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的一大特色。其实,每一处建筑,都会留下念想。只有温情拆迁、文明拆迁,拆迁者才配当这一时代最可爱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