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铲春联”背后的畸形政绩观

(2014-02-25 08:03:07)
 

http://i3.cqnews.net/pl/attachement/jpg/site82/20120209/bc305bcc21bd109d59b801.jpg

                         叶传龙

 

“早晨来了几名城管队员,直接把我们店门上的春联给铲掉了。难道春联影响市容了?”王先生在南京湖西街上经营一家饭店,23日他反映称,店里春节前张贴的春联突然被铲掉,虽然谈不上损失,但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城管部门人士表示,正月十五之后,年就算过完了,按规定,沿街外立面进行张贴,除非经过审批,否则不允许。(2月24日《现代快报》)

   

 春联古称桃符,贴春联习俗由来已久。红红的春联,意喻着生活红红火火,寄望着将来能祛难避灾,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一道“铲联令”,懵了千万家。“正月里来是新年”,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到了南京城管那里,便被打了折扣。按照习俗,春联即使旧了,也不愿意铲除,而会等到年底让“新桃换旧符”。思想若是保守,再或有点迷信的人,春联被铲,感觉是铲掉了保护,铲去了希望。虽然城管部门对此也作出了解释,称是为了创建省级管理示范路,但并不能令人满意,市民和商家很难理解,贴在门上的喜庆春联,对市容市貌影响到底有多大,偌大的城市,竟容不下薄薄的纸片?

 

笔者理解南京城管部门的苦衷,在青奥会即将举办的年份里,扮靓城市,给八方宾客一个赏心悦目的观感,创建力度自不必小,如果“抠字眼”的话,春联也确属于“张贴”范畴,但它不是乱张贴。如果贴个春联也要经过审批,这种管理未免太过精细。现在,把春联与枪支、迷药、找情人、包小姐之类的“牛皮癣”一同列入铲除对象,有没有顾及市民的感受,有没有经过市民的评议和允许,如果未做足上述“功课”,就是长官意志主宰下的“霸王条款”。

 

即使有的春联被风吹刮,确实有碍观瞻,也最好通过宣传,动员商铺和市民自己清理“门上脏”。现在强制铲除,虽然不伤筋动骨,却总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为了创建,一些城市把与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修车铺、配锁摊、报刊亭、早餐点都给“创”没了,城市里只见整齐划一的钢筋水泥,“白茫茫一片”真好看,却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还谈何宜居、亲民、人性化?

 

城市创建本是善政,铲除春联也非恶意,但却遭到抵触,就是因为城市的管理没有找准着力点,没有掌握分寸,没有接地气听民声,而这些本质上都是在畸形的政绩观下,管理者对民生痛感缺乏应有的体味,管理手段太过简单粗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