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折射警方办案简单粗放

标签:
杂谈 |
虽说公民有责任协助警方破案,但是,毕竟要付出一滴血的代价,而且,现今人们惜时如金,花费时间去抽血检验,也容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被抽血检验,人人都成了犯罪嫌疑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阴影,也让被查者的人格尊严受到贬损。一些人之所以愿意意协助配合警方抽血化验,主要是为了急于“脱嫌”,而内心对警方这种做法并不认同。
“一滴血”检验,看出警方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存在问题。出现案情,第一步是警方的积极排查,其间可动用先进的侦查仪器,再逐步缩小排查范围。现在让几所高校数千男性每人抽上一滴血,只会带来群体性恐慌。而且,为什么要让四所高校男性参加检查,如果嫌犯是女性呢,岂不是在警方的“拉网”式检查中被漏掉了?
随意对社会人群抽血检验,扩大了审查的范围和对象,是办案中警方民本思想和法制意识淡漠的表现,他们往往强调办案结果而忽视办案过程中的程序问题,为了破案而不顾“小节”。而从根本上看,则是警方粗放型破案带来的习惯性举动。在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这种简单粗放型的办案方式必须得到改变。
在“命案必破”的高压之下,笔者理解警方的苦衷,但是,办案应当更为智能、科学和精细。如通过建立各类人群血型库,尽可能多地把人员血型记入档案。如果遇到案情需要逐人排查,可以直接通过血型库中的血型来比对,不动声色中,把嫌犯查实,也不用兴师动众搞面对面的排查。换言之,如果嫌犯真在这四所高校中,看到警方如此排查,还会那么乖乖地接受抽血检验吗,只怕早作鸟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