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怎样纪念移民?

(2013-08-15 07:46:00)
标签:

杂谈

 

http://news.cctv.com/20061027/images/1161921930850_1_r.jpg

已经倒掉的移民纪念塔

叶传龙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称,三峡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物质遗产,也是一个精神的遗产。我们准备搞一个移民纪念碑,为移民立碑,全部移民的名单刻在花岗石上,就像越战后,美国把所有越战阵亡的士兵名字都留下来一样。我们这次不为哪位领导树碑立传,专门为老百姓树碑立传,这个就是精神遗泽。(8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

为了建设三峡,数以百万的群众不得不搬离自己熟悉和赖以生存的家园,远走他乡。虽然在国家的安排和扶持下,移民的生活也还不错,但是,移民的心中总有一丝抹不去的隐痛——故园不在,家乡难回,他们唯有在心底里默默怀念。

想为移民立纪念碑,体现了政府的善意和对移民付出的肯定。但是,对这些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移民,国家怎么纪念移民,有没有征求过移民的意见,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以为,纪念移民,感恩移民,最主要的是给他们生产和生活多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这也是对移民的最好回报。即使要立碑,这块碑也应该立在官员的心底,让官员心中有移民,决策更审慎,多为移民做好事办实事,把移民后建设的水库管理好,让其产生良好效益,带与移民分享,真正造福于民。

现在,于幼军提出为移民立碑,无论是随口一说,还是早有筹划,都不是好主意。一是立碑纪念移民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在我国,被立碑纪念的大多是已故之人。而那些移民,谁愿意把自己鲜活的名字刻到那冰冷的石碑之上?二是移民人数之多,难以尽数立碑。据有关资料,仅三峡库区移民人数就达100多万,若加上葛洲坝工程、丹江口水库、新安江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移民,数量将更加可观,需要多少块花岗岩石碑,才能容得下这么多名字?三是此前在重庆奉节县曾立过一块移民纪念塔,后因存在价值和意义不大,时间不长,即被炸毁拆掉。现在再立移民纪念碑,会不会有着同样的下场?四是兴建移民纪念碑徒具形式,容易沦为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政绩工程。

综上看来,移民纪念碑还是莫立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