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可缩短 效能要革命

|
叶传龙
近日,一条微博把武汉市江汉区的公务员们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条微博发布的照片内容是一份盖有武汉江岸区城管局公章的通知。这份《关于调整夏季作息时间的通知》显示:从7月2日至8月31日,江岸区政府机关下午工作时间由14:30~17:30调至15:00~17:30,工作时间从6.5小时减少到6个小时。(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从普遍的每天工作6.5小时,减少到6个小时,这一步有点冒进,让不少人一下子难以适应。但是,想想以前每天工作8小时,也不是一点一点减到了6.5小时?由此看,工作时间不是铁板一块,完全有缩减的可能,只是江汉区率先而为,成为“出头的椽子”,因而遭到网友的抵制和不满。
缩短工作时间,至少有几点好处,一是避免干耗着、磨洋工、出勤不出力,6小时能干完的活,何必非要用上6.5小时?二是可以更好地落实公务员的休息权,天气炎热,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三是少上半小时班,可以减少工作场所的水、电等各类耗能,更好地贯彻低碳节能原则;四是缩短工作时间,可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在高峰时间把路让出来。
将工作时间缩水到6小时,最大的副作用是影响老百姓办事。机关不像银行,可以有24小时自助服务,没人办不成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各级加强宣传,让6小时工作制深入人心,老百姓来机关办事,可以掐着时间踩着点,就不会吃“闭门羹”,跑冤枉路。
工作时间缩短之后,最关键的是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来一场效能革命,提高办事效率,克服“庸懒散拖”,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如果必须工作6.5小时,却是扎堆吹牛、上网聊天、忙玩电脑游戏,或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这样的6.5小时对老百姓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综而言之,机关上班时间可以缩短,但效能必须提高,服务贵在用心,何况6小时工作制只是在天气炎热的夏令时节实行,建议武汉不妨把汉江当作试点,允许其试行6小时工作制。只是在6小时工作期间,有关部门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通过落实承诺制、责任制和问责制,督促机关工作人员不仅提高服务态度,还要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增强老百姓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