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章就业”何时休?

(2013-05-28 07:48:38)
标签:

杂谈

 

http://i0/dy/c/2011-06-09/1307591147_o5c1bq.jpg

叶传龙

 

 谢强(化名)是江西某大学哲学专业的毕业生,5月初,谢强如愿找到了一家单位,签了就业“三方协议书”,同寝室其他几位室友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他毕业之前最大的事儿。不仅为室友,也为他自己。作为学生预备党员,谢强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就是督促、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人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谢强和他的同学们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5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最近,媒体一直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称今年是“最难就业年”,因为全国共有699万毕业生需要安置就业。但是,当看到江西这所学院,仅让企业盖了一个章,这名学生就“被就业”了,现实中一定还有不少学生通过此种途径实现了就业。如此看来,就业何难之有,直让人感叹“天下事有难易乎”?

在就业协议上加盖公章,便视为就业,列入就业率的统计,敷衍应付的成份居多。实际上很多毕业生根本不到协议单位就业,只是为了能够参加论文答辩或顺利拿到毕业证,有些学生因为要参加考研和考公,明明不想立即就业,也被强制要求就业。在学校的“要挟”下,学生不得不将自己包装成就业状态。这种“被就业”,根本经不起“走两步”的考验,就业即失业,重新融入到找工作大军之中。

用一纸就业协议代替艰难的就业安置,让统计失去了真实性,也掩盖了就业难的真相。而这种统计中的制假造假,却是在一级对一级负责中被层层上报。有的经办人员和领导明知做法不妥、数据有假,也违心地跟风起哄,玩起数字游戏,就因为就业为民生工程,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的好坏、工作人员资金的多少、地方领导政绩的高低,谁也马虎不得。江西这所学院之所以如此不顾政策走捷径,也有着难与人言的隐情。原来,这所学院去年就业率在全校各学院中最低,为此学院就业口的老师年终奖都没发。今年学院发誓要打一场“翻身仗”,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从老师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层层签订责任状,每人都必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毕业生,确保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签好就业“三方协议”。可惜,这样得来的就业率却欺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误导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就业状况的评估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高校毕业生就业本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现在却被一个公章轻松搞掂,多少带有讽刺意味。就业率造假,助长了社会上弄虚作假不正之风,也是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送上一份劣质“见面礼”。就业率“纸上得来终觉浅”,“盖章就业”当休。要遏制这种造假,需要高校自觉挤干就业率中的水份,用人单位要管好手中公章,毕业生要加强道德自律,政府及就业部门则要通完善就失业证办理,加大实名制就业力度,对就业状况进行动态抽查,及时发现就业中的造假行为,对涉嫌造假的责任人,按照违反《统计法》有关条例给予处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