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骂”20公里比爽约更可怕

标签:
杂谈 |
在浙江嘉兴,每天乘坐回程出租车往返市区和各县市的乘客很多,为方便乘客,嘉兴各县市专设了叫回程车的服务热线。不过,因为叫回程车发生了一件比较极端的事——在嘉兴海盐上班的苏小姐,当天从苏家浜打电话约坐回程出租车,因为车子半个多小时还不到,她等不住,改坐了公交车。不料,回程车司机一路追赶她乘坐的公交车20多公里,一路打手机骂她“不诚信”。(3月2日《都市快报》)
苏小姐单方面违约,司机就该追赶20公里,对当事人肆意谩骂吗?20公里“追骂”,司机大概是想代表回程车司机,教训一下不守诚信之人,骂了之后或许觉得解气痛快。可是,“追骂”还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侵犯了苏小姐的人格尊严,较真起来,苏小姐是有权要求司机赔礼道歉的;二是损害了回程车司机的整体形象。稍有不合,便恶语谩骂。司机素质如此,今后谁还敢再坐回程车?苏小姐首先就表示,今后再也不坐回程车,随着此事曝光,估计还有人放弃坐回程车念头。逞一时之快,却影响了长远生意,岂非得不偿失?
苏小姐爽约,可以被罚,但不该被骂。20公里“追骂”,比爽约更加恶劣,成了文明社会建设中的一块硬伤。反思这一事件,双方缺少的不仅是诚信和素质,还有有效的沟通、理解和宽容。创建文明社会,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条,需要社会成员共同遵守。乘车人有乘车人的行为准则,司机也有司机的行业规范,不能只苛求他人,更应该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将行业规范和法规准则当作一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做的是否合格。
一次爽约被“追骂” 20公里,也倒逼出租车管理部门,应当把好事办好,尽快制订叫车规范和流程,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细则,以减少和避免纷争,实现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