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餐桌浪费 安徽告别“纸上谈兵”
标签:
365杂谈 |
据2月2日安徽日报报道,我省将继续推行文明餐桌创建活动,并将文明餐桌创建纳入文明指数测评,成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考核的重要指标。1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文明办了解到,开展一年多的文明餐桌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单位食堂、高校食堂及餐饮企业纷纷加入文明餐桌行动,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奖励措施,鼓励市民节约用餐,餐后打包。
从“光盘行动”,到纳入文明城市考核,安徽不再满足于口头宣传和“纸上谈兵”,已经有了更为切实的举措,进入到实施考核阶段,如要求宾馆酒店张贴提醒海报和标语;明示菜品分量,不误导顾客;督促顾客剩菜打包,并免费提供打包服务……如此细化的谋划,安徽无疑在全国先行了一步。
将拒绝餐桌浪费纳入文明城市考核,涉及到文明餐桌创建的教育、检查、评比、考核,关键存在监督、执行和考核难。但只要各级高度重视,吸收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参与,领导带着垂范,明确浪费标准,公开惩戒措施,这项活动就能持久地开展下去。否则,如果对铺张浪费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大吃大喝者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群众举报也没有严格的受理流程,即使有人举报并被查实,对违反规定者只给一个口头警告或训戒,很可能会让这一活动沦为走过场,群众未免有被糊弄之感,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将拒绝餐桌浪费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目前,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黄山等地都出台了禁止浪费、鼓励节约的措施,期望各地凭借东风好行船,及时跟进,加快与餐饮业的沟通协调,引导餐饮企业树立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民间个体也要多加响应,如为了减少浪费,拒绝高标准宴请,剩菜自觉打包,积极加入到“光盘”一族,参加”随手拍”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应政府的工作安排,只有形成高质量的官民互动,才能使这项有意义的改革蔚成风气,渐行渐远。
由拒绝“舌尖上”浪费、反对餐桌腐败生发开去,我们还要把视野放得更远更开阔,围绕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理念,拒绝办公浪费、行车浪费、手机浪费、就医浪费等等不良习惯,将拒绝浪费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年之际在于春,从现在就开始播种、耕耘,相信,金秋时节,一定会有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