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粥香 满城心动 腊八施粥当有政府身影

(2013-01-21 08:02:03)
标签:

杂谈

W020130120514569718379.jpg满城心动 腊八施粥当有政府身影" />

白娘子布施腊八粥

W020130120514568760065.jpg

杭州灵隐寺施粥引发混乱

 

腊八年年有,喝粥常常挤。今年杭州灵隐寺首次实行免门票在寺庙内分发腊八粥,但部分民众未能遵守排队规则,出现混乱场面。而去年杭州发放腊八粥时同样遭到哄抢。(1月19日新华网)

 

一碗粥香,引来满城心动。但由于人多粥少,一粥难求,便出现了拥挤、哄抢等不文明现象。喝到者喜气扬扬,没喝到者垂头丧气。原本开心喜乐的施粥暖心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现象,是因为目前腊八粥大都由民间团体和慈善机构发放,施粥信息不够公开,对有多少人喝粥预见不够;安保上也缺少预案,出现问题只能靠临时应急;发放对象不明确,少数衣着光鲜者也提着大碗小盆前来蹭粥;在宣传上,有些施粥机构可能会放大了“一碗粥”的效用,在“平安粥”、“幸运粥”影响下,造成全城争喝“一碗粥”。

 

其实,腊八施粥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救助,它的责任对象主要是政府。现在虽由民间团体和慈善机构代替政府履行职责,但政府对腊八施粥绝不能放任不管,而要参与进来,协助管理。

 

政府参与施粥,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加强宣传。一碗八宝粥,不过一两元钱,杭州市民早就走出了饥寒困境,幸福指数也很高,抢喝腊八粥,当与贫富无关,只是缘于一种朴素的祈福心理。如果说他们素质不高,不免偏颇。如果政府在之前就明确“粥施饥人”,把粥送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普通市民也不至于冒着严寒半夜排队等喝一碗粥。通过宣传,让人们理解腊八吃粥这一民俗的由来,养成在家熬粥的习惯,而不是纷挤到施粥现场;二是增加施粥点,分散人流。对那些起早工作的环卫工、农民工,有关部门可以协助施粥方将粥送到岗位,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三是制订好预案,抽调警力参与维持好施粥现场秩序,避免在施粥过程中出现拥挤、哄抢和骚乱;四是做好施粥的协调善后。腊八施粥不能靠哪一家单打独斗,而需要动员更多部门和人员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在施粥现场,还可以结合发放环保购物袋、常备小药品、春联和贺年卡等物品,让那些领不到粥者也得到一些安慰。

 

虽然今年腊八已过,写下这些并非雨后送伞。因为,如果政府不加重视,并参与组织、有序引导施粥活动,拥挤、哄抢等不文明现象明年还会出现,甚至会引发踩踏安全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