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地点:京城 ·
颐和园
设备:Canon
1Ds3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晚秋》(林海)

【图1】
颐和园西堤是昆明湖中一道自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西堤上也建了六座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时至今日,还有十九株当年的柳树依然在景色妖娆的西堤。但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
西堤虽是当年清乾隆皇帝仿西湖苏堤而建,但决不是一味的模仿。可以说乾隆只是借用了苏堤的理念。苏堤的修建,当年更注重的是水利的建设。而西堤的侧重点却是清漪园整体园林建设的一部分,更注重的是景观。如果说昆明湖北岸万寿山的佛香阁等建筑代表的是皇家气派,那么西堤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百姓情趣。这可能是皇宫内整天不苟言笑的缛礼烦仪太多,一道西堤,不出宫即可感受百姓之乐,放松心境,真可谓用心良苦。西堤的景致是需要慢慢品的。品四季(春夏秋冬)春花、夏荷、秋柳、冬枝。品四时(朝午夕夜)朝霞、午雪、夕阳、夜月。品四候(风雨雪雾)风桥、雨湖、雪亭、雾船。品四景(湖山塔桥)
湖光、山色、塔影、桥韵。四季不同,赏春花,观夏荷,看秋柳,品冬枝。西堤的植物在大自然的孕育下展现不同的韵律。而四候的风雨雪雾与四时的朝午夕夜,相叠加又将在四季中展现其更深的景致。湖光、山色、塔影、桥韵。这景致可谓一年四季,季季不同。一季三月,月月不同。一月三十日,日日不同。一日二十四时,时时不同。古人云: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记实写景之古韵,在西堤的风花雪月中都能得到现实的印证。春夏之燕鸣呢喃,仲秋之蝉声一片,湖水之拍岸微澜,北风之呼啸吹柳。朝阳之金波涟漪,晚霞之彩练当空。眼观耳闻鼻嗅,极尽赏心悦目。
晚秋的京城依然享受着APEC蓝,暖暖的朝阳洒向颐和园西堤,黄黄的柳叶泛着金光,芦花、残荷仿佛有了生机,万寿山在秋叶的掩映下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N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走进《北京老夏》微博共享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