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一部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妇代会主任、2011年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艰辛跋涉,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田金珍(女)为原型的电影《大山的呼唤》,于2012年9月23日在湖南湘西凤凰举行了开机仪式。
【故事梗概】
苗族阿嫂春香是个善良执拗的农妇,平常除务农外,她还走乡串寨地四处吆喝着收破烂为主。一次,她偶然遇到一对外出寻找父母的留守儿童因几天没有吃东西而饿晕在地上,便油生了想办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的想法。
集市上,很多乡民在围观一个出售当地苗人用传统的山歌形式拍摄的“DV电影”,电影情节感动围观人们,春香见状便想,如果自己也能把留守儿童的故事拍成这样感人的电影,不也能感动和呼唤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帮助。但要实现这个愿望,对于一个贫困山区既没文化又没资金的农民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为了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天赋之权和幸福,她下定决心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她克服了自己没有文化的困难,创作了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各种圈圈点点“涂鸦式”的剧本;其次,她还挪用家里积攒多年的积蓄和悄悄将两头“年猪”卖掉,好不容易筹到了非常有限的拍摄所需资金,为此,还和一时无法理解她的行为的丈夫产生了激烈矛盾和冲突。最后在当地一个专拍“苗家电影”的摄影师帮助下,组成了一个全世界最简陋但也是最伟大的剧组。他们挑着担子,带着锅碗瓢盆,历尽艰辛地用苗族山歌等传统形式,拍出了一部非常感人的《千里寻母记》DV电影,实现了她为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崇高理想,其实际感动着每一个人,极大地呼唤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苗族农民和小学生,由邹亚林编剧、导演,同道文化集团投资。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N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图2】
【图3】
【图4】电影《大山的呼唤》编剧、导演邹亚林。
邹亚林,男,1961年,湖南人。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专业领域:电影(电视)导演、电影美术
主要作品:
《红棉袄》(2007年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最佳导演处女作提名奖、27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2009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最佳欣赏影片、入选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德国第五十六届曼海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西班牙马德里国际儿童电影节、德国科隆国际电影展、英国伦敦国际儿童电影节、葡萄牙国际电影节、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美国洛杉矶国际儿童节、美国西雅图国际儿童电影论坛)《暑假》任导演;电影《至高无上》任美术;电视剧及电视连续剧《红舞鞋》、《百姓记者》、(获中国国家电视金鹰奖)电视连续剧《往事如烟》、《都市无梦》、《中关村风云》任美术等。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电影《大山的呼唤》开机片段
【图11】电影《大山的呼唤》开机片段
【图12】电影《大山的呼唤》开机片段
【图13】电影《大山的呼唤》主要角色的一家人。
【图14】女一号,本色演员,苗女龙玉门,1971年出生,7岁就跟奶奶和母亲学打花带,20年前嫁到凤凰县城,2000年在虹桥边摆摊卖自己编制的手工制品,老家在凤凰腊尔山的岜人寨,很偏远的寨子,人们叫她‘沱江织女’,龙姐腼腆的抿嘴一笑:老了,还美什么。她还是名人,常被政府请去外地作编绳表演…(共乐壶天微博)
【图15】男一号,本色演员,苗族吴茶山,凤凰山江镇X景区管理员,今年39岁,有4个孩子,老大十六,老四一岁,拍戏时常带着老三。当初甄选男女演员时,有一组“床上戏”,为体验真实生活,问茶山:想想你老婆睡觉时穿什么?土布蓝背心,还是白色内衣?茶山答:我老婆睡觉时不穿衣服,光着…(共乐壶天微博)
【图16】小女一号,本色演员隆琳,和男女一号饰演一家人。苗族,10岁,腊尔山希望小学6年级学生。
【图17】男一号吴茶山的老三,在电影《大山的呼唤》里面也有戏。
【图18】
【图19】
【图20】
让全社会都来关爱老人和儿童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电影《大山的呼唤》外景地: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期待电影《大山的呼唤》早日与观众见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