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地点:新疆·昭苏夏特
设备:Canon 1Ds3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弄云》(琵琶曲)

【图1】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
历史上,由于南北疆之间交通的不便利,夏特古道曾在军事、商务和民间交往等方面发挥过独特的作用。据历史学家考证,木扎尔特达坂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的必经山口,从南路的西安都护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此山口是一条捷径的路线。至清代,伊犁成为新疆的军事中心,木扎尔特达坂重被启通,在木扎尔特山口附近驻有70户人家,专门负责凿冰梯,维修道路,当时官兵换防、商旅往来、多取此道。30年代中期,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由新疆的阿克苏出发,路径夏特古道回国。在夏特古道哈达木孜大达坂和木扎尔特山口附近有许多刻在巨石上的维吾尔文字和三区革命军的徽记,记录了1945年三区革命维吾尔军由此出击南疆阿克苏的军事行动。从上世纪中叶起,由于沿天山南北公路交通状况的改善,险峻的夏特古道逐渐被废弃。
夏季的北疆满山苍翠,为险峻的古道增添了美丽,山里风雨莫测,经常是阵雨过后云开雾散、蓝天白云,夏特古道在雪山的映衬下冷峻而美丽。由于时间紧迫,只进入古道几公里,但已被那里的风景迷住了。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N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