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老夏
北京老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25,840
  • 关注人气:47,7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西藏 · 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2012-05-02 07:17:35)
标签:

原创摄影

2012年

北京老夏

图片博客

西藏

大昭寺

辩经

旅游



  拍摄地点:西藏·拉萨   设备:Canon 1Ds3+1D4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虚空之风》(藏传佛教音乐)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

 

    辩经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

    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就是建桑耶寺的那两个人)等高僧,入藏宏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这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十分丢脸地败下阵来。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比印度佛教差劲,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讲究的是顿悟,是心领神会----从一堆狗屎中也能见出佛来,还有什么“幡动”、“心动”、“风动”、“当头棒喝”之类玄而又玄,谁也闹不明白的东西。这种注重性灵和感性思维的方法,一旦与人辩论起来,顿时变成锯了嘴的葫芦,敌不过擅长逻辑思维,强调正误推判----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辩论和演说----的印度佛教,只好灰溜溜认栽走人。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辩经为西藏三大寺佛学的最大特色,辩经者由较优秀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

    ①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

    ②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称“达赛当堪”,即“试问真意者”,不断提出问题,有时一人提问,有时数人提问,被提问者无反问机会。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

    西藏很多寺庙都有辩经的活动,大昭寺辩经时间基本上是每周一到周六的下午。在大昭寺看辩经,很多人会被僧人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激烈的提问语气所吸引。每次提问时,提问方先退后几步,跟着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前跨步,右手高高举起,用力一拍左手,发出清脆的拍手声。这里寓意了文殊菩萨智慧就在身边,清脆的拍掌声敲醒人心中的慈悲和智慧。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3】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4】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5】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6】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7】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8】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9】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0】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1】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2】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3】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4】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5】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6】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7】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8】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19】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0】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1】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2】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3】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4】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5】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6】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7】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8】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29】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30】

【实拍】西藏 <wbr>· <wbr>感受大昭寺里的辩经场面(组图31张)

【图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